下一場黎明

吳汶憶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創作論述:

以自我的精神體驗化為情緒文本,舞蹈、聲音、裝置、燈光代為轉譯。當這些重複的「話語」 成為一種禱詞,往復相承的運轉撕開一道裂口, 逝,也是昇。 能否在「空間非隱蔽」的反私密條件下,觸發自身所獨有的生命記憶,導出對自我高度認識的可能。迎接自己下一個蛻變。

作品簡介:

以主創的「精神體驗」轉化為「情緒文本」,進而塑造肢體與模糊舞台界線的面貌。並與聲音設計共同組織、策劃作品架構。觀眾在舞台與觀眾席區域將體驗到「觀看」與「被觀看」的獨特融合。入場觀眾將根據演出的推進自由選擇觀看方式。

樂曲解說及編制:

聲音元素涵括現代具象、後工業、實驗噪音……等曲風,並使用環境錄音、人聲取樣、類比反饋與顆粒合成……等手法,結合空間音訊元素融入樂句編構。大量失真與扭曲音色擺盪在充盈與虛匱的對比間,一次又一次的強烈重拍敲擊逐漸鬆動表層張力,在與自我的對峙間再次辯證。段落間的分界不再清晰,試圖打造遊離而聚集的軸線,將意識與情緒透過文本及身體語彙的再造與投射,隱入於聲音的彼端。發展曲目:迴、揚突、複刺、迫想、遺盡、間落、除我、受。

舞作介紹:

《下一場黎明》現地製作舞蹈作品,十月於萬座曉劇場連續四天演出,共七個場次。採無固定座席觀演方式,實驗觀眾選擇的區域。觀眾以一種看似非參與的被動性,卻已漸漸與演出者交融在演出的場域,「無聲」地參與其中。

觀眾分流入場進入舞台區(幕內)與觀眾席的同時,已有表演者在場內進行演出。聲音劇烈轉變的設定揭開序幕(並有具體的落地開合幕作為具體表現),以聲音與情緒文本分為「上」、「下」篇章,連動裝置、影像、觀演動線的配置。演出中觀演方向將被置換,挪動觀者的動線,為演出過程的轉折處。最後以裝置、燈光、 聲音的調度為手段,聚焦觀者的體感經驗為整場體驗的結束。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文宣品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中文姓名

吳汶憶

英文姓名

Wu Wenyi

作品紀錄
  • 2021/04

    《 寫真夢遊中 》表演 36 房他方計畫 互動展演

  • 2020/02

    陰性書寫《 黴 la moisissure 》舞蹈劇場

  • 2019/06

    《 Lust Dorm 》 跨多媒體劇場派對

  • 2017/07

    陰性書寫《 l'écriture féminine 》舞蹈劇場

  • 2016/12

    愛の曝光《 搖擺写真最終章 》獨立舞蹈製作

  • 2015/09

    台北藝穗節 愛の曝光《 搖擺写真 》獨立舞蹈製作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22/04

    艋舺藝術舞蹈節《 更好的我們 》共同創作/表演者

  • 2022/03

    Paradox Obscur《 Animal Reactor 》舞蹈音樂影像 表演者

  • 2021/05

    Rewire Festival 2021 荷蘭音樂祭,擔任新媒體藝術創作團隊 NAXS CORP 線上虛擬人物演繹者

  • 2021/04

    《 驚蟄叫春 》劇場派對 表演者

  • 2020/10

    台北白晝之夜《 失聲祭之黑業 》笑琴 Live Set 表演者

  • 2020/10

    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ANIMA 》展覽開幕 表演者

  • 2020/08

    笑琴《 挪吒 》音樂錄影帶 表演者

  • 2020/08

    張韶涵《 Undefined 未定義 》線上音樂會 表演者

  • 2020/02

    陰性書寫《 黴 》舞蹈劇場 導演 / 表演者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