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我母我丈母娘》口碑加演場
春河劇團
春河劇團自2008年告別劇場後,於去年以《我妻我母我丈母娘》一劇重新出發。本年度《我妻我母我丈母娘》口碑加演場,前往臺北以外之三地:桃園、臺中、臺南,共演出6場次。
本作品之效益、特色及影響
1.帶領觀眾以全新觀點看待「家庭愛」
以往在探討婆媳關係時,我們常直覺的將焦點關注在「婆」與「媳」之間的各種冷熱互動。婆媳本是毫無連結的兩個個體,在家庭中,因為這個「男人」,讓這兩條平行線有了交集,生活上的各種衝突,往往也是基於對這個「男人」的愛而生。
全劇將舞台留給夾在婆媳衝突間的夾心餅男人,透過演出帶領觀眾從其他家庭成員的視角,重新思考家人之間的衝突,對於其他家庭成員可能造成的心理影響,藉此喚起觀眾能更正向、包容的處理家庭關係。
2.展現語言多元性與美感
本劇演員的演技表現精準且厚實,在唱腔部分也有琢磨,因此在情節安排中特別注入唱戲橋段。在唱戲部分,分別安排京劇、客家戲、紹興戲與歌仔戲,帶領觀眾了解各式的地方戲曲的美感與特性。同時為讓戲劇的衝突性加大,刻意安排本省人愛唱京劇、外省人愛唱歌仔戲的反差衝突,使觀眾體驗到戲劇的多樣性與融合風貌。有不少觀眾紛紛表示:「每個角色都演得好到位,唱戲的部份更是精采!」、「戲裡的戲曲真好聽,小時候不覺得好聽,想不到在這齣戲裡讓我明白它的好!」
3.戲劇演出活絡地區藝文氛圍
對於外縣市的朋友而言,8年未聞春河劇團是充滿陌生感,尤其臺中場演出地點離市中心遠,該如何拓展、喚回觀眾群,對劇團而言其挑戰性極大。
因此,在行銷宣傳花費之層面不僅更廣、宣傳期也拉長。在宣傳的規畫上,本次主要目標對象為熟男、熟女、銀髮族,在宣傳層面,透過活動講座、宣傳車、平面媒體、電台電視等形式,開發地區性之婦女協會、兒福中心、校園等處,激發他們進入劇場的動力。所幸靠著各式宣傳管道及口碑相傳,各場次演出票房皆有9成票房,甚至演出結束後,本團仍接獲不少民眾來電或於春河劇團粉絲團表示沒看到演出,期待能再加開場次,其證明戲劇本質、演出陣容、口碑傳播是值得讓更多朋友特地驅車前往。也因本團作品帶給觀眾良好的參與經驗,以利提高觀眾下一次參與藝文活動的意願,無形中達到開發潛在的藝文消費人口、培養大眾參與藝文活動的習慣,也促使活絡各區域藝術欣賞人口,形構為一股正向的循環,使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