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蘭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煙囪聚場」2021年營運計畫

  • 都蘭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煙囪聚場」2021年營運計畫|大間構造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都蘭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煙囪聚場」2021年營運計畫|大間構造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都蘭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煙囪聚場」2021年營運計畫|大間構造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都蘭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煙囪聚場」2021年營運計畫|大間構造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都蘭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煙囪聚場」2021年營運計畫|大間構造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都蘭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煙囪聚場」2021年營運計畫|大間構造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都蘭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煙囪聚場」2021年營運計畫|大間構造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都蘭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煙囪聚場」2021年營運計畫|大間構造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都蘭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煙囪聚場」2021年營運計畫|大間構造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都蘭新東糖廠文化園區「煙囪聚場」2021年營運計畫|大間構造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台東都蘭「新東糖廠」始創於日治時期1933年,二戰結束後易主經營,1962年春季修建完工後,來自新竹的黃木水家族將其更名為新東糖廠(新東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在1991年正式閉廠停止製糖業務;閒置數年後,約於2000年起陸續吸引藝文人士聚集,台東縣府曾於2002年在此舉辦「都蘭山藝術節」,並設立「都蘭紅糖文化園區」,將之列名台東歷史建築。

看見富有歷史記憶的文化空間正在消解,這幾年,我們(大間構造場)決定以行動實踐想像,採取以藝文聚場的概念為主軸,接沿本地新興的國際觀光活動需求,策劃展演活化它。人是轉動核心的根本,描繪在地人們的生活日常,演繹「生活劇場」概念,表現在地多元文化特色與東海岸極具個性的生活態度,將迷人的老廠房與在地日常結合,用在地資源平實的方式紀錄活動歷程,賦予新東糖廠使命,成為台十一線的藝術文化場域指標,實踐「藝文服務平台」的想法。

平台經營方式

空間的認知可以透過藝文實踐的方式而被遮斷、挪用和轉變,因此可發生在任何地方,也可不拘固定形式或內容而呈現,我們以「煙囪聚場」作為平台發展空間節點的同時,也將連結在地藝文工作者的實踐空間形成聚場,超越區域性及日常生活尺度的社會情境限制,提供可以自由進出開放交流的無界場域,發展在地生活美學,落實文化公民權,主要的活動方式規劃如下:

  1. 常態展演活動:以音樂展演為主,每月邀請藝文團體,於新東糖廠煙囪下「台拾壹藝術工作室」戶外舞台演出。透過活動宣傳連結聚集社群,提供遊客參與互動。
  2. 主題市集活動:每月規劃一場次主題市集,例如:斜槓浪人、老屁股回籠趴、旅人市集、斷捨離二手市集等,以生活應用為原則,邀請社區居民、藝文工作者參與展售作品及相互交流,規劃情境氛圍、設計空間裝置及場地佈置,市集內設置自由舞台並開放遊客參與。
  3. 分享會:以藝文沙龍及展覽的方式不定期辦理,提供遊客參與,藉由與實務工作者對話與流動,交換跨界的異質文化能量。
  4. 共學工作坊:以工作團隊及外圍連帶的參與者為對象,每月不定期舉辦共食的聚會方式,安排系列相關藝術課程,傳播在地文化特色。例如:新東糖廠導覽志工培訓、月桃葉編織與應用、毛線球製作與包裝等等。

成果效益:合計辦理展覽、作品分享會、主題市集、舞台展演、工作坊等各類型活動合計15場次,參與人數合計約3,920人次。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大間構造場

立案日期

2016/08/15

負責人

黃福魁

團體簡介

「大間構造場 in-between fabrics」以建築為導引,探討構成生活劇場之公共性、客家性及音樂性等場所精神構造,主要從事建築、設計、劇場、自媒體、空間裝置、策展活動等大眾文化相關領域,探討在其間in-between人與環境構成的交互作用關係。

重要活動

  • 2019-2021年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都蘭「新東糖廠」空間文化記憶
  • 2016-2021年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暨月光海音樂會(協力合作)
  • 2020年「邊界都蘭—想像與實踐」聯展(臺東美術館)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