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real New Music Festival: Mystery of Clock新作演出
鄭伊里
2025年第12屆蒙特婁新音樂國際音樂節(Montreal New Music Festival)以「音樂與影像」為主題,將舉辦多場音樂會和活動,齊聚在地與國際藝術家,帶來一個大膽的音樂節,邀請觀眾共度長達16天的節目(2025年2月14日至3月2日)。從獨奏到管弦樂、室內樂、合唱到劇場音樂,共計15場音樂會、約70位作曲家和近400名演出者將為節日增添光彩。同時期間數場國際會議、學術研討會與講座以及多個裝置藝術活動也將帶來豐富的節目內容。
「Mystery of Clock」結合劇場、作曲、和肢體表演,為觀眾創造了一個特殊的體驗。在表演中,音樂家如同說故事的人,於現實與虛構的身份狀態之間穿梭。此計畫由擊樂演奏家黃皚雲(Aiyun Huang)發起,並由法國導演Roland Auzet執導,與小提琴家Mark Fewer共同演出。此計畫集結了多位作曲家參與,於2025年2月17日於加拿大多倫多進行密集排練,2月27日於Montreal New Music Festival首演,並後續計畫在加拿大各大音樂節巡演。鄭伊里以作曲家身份參與此製作,創作數段新作給兩位表演者。
此作品將探討個體音樂演奏與人體呼吸的狀態如何相應。在「Mystery of Clock」兩位演奏者密切對戲的互動關係下,試圖探討不同個體的獨特能量所激發出的互動關係。新作《Breath!》可分為數個段落:呼吸前奏、相遇、耳語、衝突,約佔作品的前15分鐘。
鄭伊里
I-lly Cheng
-
2024/09
《大地樂器》 Earth's Instruments / 聲音裝置、空間表演
-
2022/11
《水的記憶》給水裝置獨奏
-
2022/05
《感質》QUALIA 2022 NTT-TIFA Artists in Residence 臺中歌劇院駐館製作
-
2020/10
《生命是無止盡的流動》給笙重奏團、管風琴與打擊
-
2020/08
《永》給笙、合成器與即時電聲
-
2020/06
《小宇宙一號》 給Ambisonic系統與VR
-
2019/12
《痕》 - 給水彩紙、長笛、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由UMZE Ensemble於Budapest Music Center
-
2019/07
《誤讀》- 給四十個裝置於音樂廳椅之震動喇叭與四聲道環繞音響與全幅天花板互動投影,與視覺藝術家陳韋安合作,兩廳院新點子實驗場三個人x徐惟恩:誤讀聲響製作首演
-
2019/07
《露》- 給笛簫與即時電聲,兩廳院新點子實驗場三個人x徐惟恩:誤讀聲響製作首演
-
2012
作品《氵彡 》(給琵琶、二胡、笙與古箏)獲采風樂坊絲竹作曲比賽第三名
-
2011
作品《異色的夢》(給女高音、鋼琴與電子音樂)獲兩廳院樂典—國人音樂創 作甄選聲樂
-
2010
作品《暗延光掩》(絃樂四重奏)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作曲組首獎特優
-
2009/08
台北數位藝術獎入圍
-
2022/12
《水的記憶》(2022),給水裝置獨奏,臺大雅頌坊
-
2022/11
《水的記憶》(2022), Sonic Ocean Festival,德國斯圖加特Hospitalkirche
-
2022/09
《席琳・帕皮翁&鄭伊里聯合音樂會— 迷宮之聲》,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
2022/05
2022 NTT-TIFA歌劇院駐館藝術家鄭伊里《感質》
-
2020/11
《.. ..》給大鍵琴與即時互動電聲,由蔡家璇台灣首演,於國家演奏廳
-
2020/10
《生命是無止盡的流動》(2020),給笙重奏團、管風琴與打擊,由簡文彬指揮,高市國首演,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首演
-
2020/08
《永》( 2020),給笙、合成器與即時電聲,李俐錦、廖海廷首演,線上直播音樂會
-
2020/06
《小宇宙一號》 (2020) ,給Ambisonic系統與VR,於臺灣聲響實驗室呈現
-
2019/12~2020/12
《再壹波藝術節》, 電聲即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