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創作的搖籃 : 三缺一劇團創作演員培訓計畫

  • 開啟創作的搖籃 : 三缺一劇團創作演員培訓計畫|三缺一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開啟創作的搖籃 : 三缺一劇團創作演員培訓計畫|三缺一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開啟創作的搖籃 : 三缺一劇團創作演員培訓計畫|三缺一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開啟創作的搖籃 : 三缺一劇團創作演員培訓計畫|三缺一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開啟創作的搖籃 : 三缺一劇團創作演員培訓計畫|三缺一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開啟創作的搖籃 : 三缺一劇團創作演員培訓計畫|三缺一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三缺一劇團期待一起同行的演員們要能練就出一副能乘載古典美學、又能與現代議題對應的肉身,成為一個能開啟魔幻感官又能兼具編導視野的存在,我們將之稱為「創作演員」。為了培養出創作演員,劇團重啟固定團訓「開啟創作的搖籃 : 三缺一劇團創作演員培訓計畫」,期望用十到二十年傳承功夫,讓更多年輕的演員們能夠加入創作演員的行列,讓劇團擁有更多奇花異草的綻放,持續去衝擊台灣劇場圈。

2024 年的團訓規劃了兩大方向分別為:演員基本功及定期創作討論。演員基本功除了本團師資魏雋展、賀湘儀教學動物轉化、武術內家拳、舞踏,也特邀專業師資余彥芳、林微弋、陳佳豪老師分別教學接觸即興、林克雷特聲音訓練、偶戲。除了聘請專業講師的指導,參與培訓的成員也主動分享他們各自的長才,如哈洛聲音訓練、小丑、行為藝術、Bouffon、賈克樂寇和麥訶契訶夫表演技巧。

本次邀請且固定參與團訓的成員有魏雋展、賀湘儀、陳佳豪、陳瑞祥、陳顥仁、杜逸帆、林曉函、林芳羽、林筠喬、黃維勻、黃冠嘉、王筱筠、汪騫禾、李本善、呂栩智、何冠儀、蔡茵茵、唐芝妍、郭鎧瑞、初柏漢、鄭皓,一共21位。團訓的互動和交流不僅豐富了成員的演員基本功,也激發了創作靈感,形成了充滿活力的學習氛圍。劇團重啟定期團訓的計畫促進了團隊的整體的永續發展,加深合作演員與劇團之間的伙伴關係,也為劇團意圖培養出具有高度創作能力且自我賦權的創作演員的藍圖奠下扎實的基礎。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課程師資表
相關成果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三缺一劇團

立案日期

2004/09/14

負責人

魏雋展

團體簡介

三缺一劇團成立於 2003 年,擅長以魔幻的手法,穿梭在寫實與寫意之間,透過身體,物件與偶戲的多重變形,去撞擊出強烈的時刻。取材於日常生活,引發自我與社會性的辯證。三缺一劇團於 2005 年發表立案後第一個正式售票演出作品《女孩好餓─你到底哪裡吃不飽?》,馬上以平易近人的特質引起注目。至今成軍已超過 15 年,發表將近 20 個演出作品,並多次以《男孩》、《耳背上的印記》入圍台新藝術獎,《土地計劃首部曲─蚵仔夜行軍》獲選牯嶺街小劇場 2014 年年度節目及評審團大獎,《像我這樣的查某人》獲選牯嶺街小劇場 2015 年評審團大獎。曾受邀至多倫多、亞維儂、漢堡、香港、新加坡、上海、天津、哈爾濱等地演出。

2012 以來建立劇團兩大創作方向─

LAB 計畫:

一個演員的身體研發中心,回到古典三位一體的思維來重新探索當代演員的身體性,從 2012 起,經歷了動物轉化三部曲,建立了一個進入動物身體的探索地圖 :

2012《LAB壹號──實驗啟動》

2015《LAB貳號──穴居》

2017《LAB參號──不知為何物》

2022《LAB3.14:動物的無限循環》

2024《陌生海》

土地計畫:

一個說故事的劇場,靈感來自於鄉野奇談和口述歷史,透過田野調查的方式,把真實的生活議題轉化為輕盈的故事,讓一般大眾走入劇場。

2014 土地計畫首部曲《還魂記》、《蚵仔夜行軍》

2019 土地計畫首部曲《蚵仔夜行軍》

2021 土地計畫貳部曲《國姓爺之夢》

2023《來自清水的孩子》

◆ 3 項近年重要活動

2023 土地計畫首部曲《蚵仔夜行軍》/ 水源劇場

2023 土地計畫貳部曲《國姓爺之夢》/ 兩廳院實驗劇場

2024 《陌生海》/兩廳院實驗劇場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