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 身 拓》——《透明的黑白話當街》 2020曼丁新作—詩意的街舞×非典型空間演出
曼丁身體劇場「《放 身 拓》——《透明的黑白話當街》 2020新作—詩意的街舞×非典型空間演出」演出內容簡介
「小白的心裡缺了好多螺絲,上帝忘了放進來了。小黑也是,他也被做壞了,是失敗品;但小黑缺的螺絲,小白全部都有!」
小黑名言是:「因為我冷感」。他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想想,在社會壓力與疏離感之下,你是不是也變得對任何事都漠不關心、甚至失去感覺?
以現在在大城市生活的街頭舞蹈藝術青年生命故事為台北的觀眾帶來沈浸式的舞蹈劇場演出:都市原住民,南部北上發展的青年,一種在都市的生活中難以尋覓存在的歸屬感,與自我原生的環境漸離漸遠,失落感,描述消逝與存在的故事。以武術與hip-pop、breaking舞蹈、現代舞的設計結合,新與舊的交替、大環境下小人物的無奈。《透明的黑白話當街》的各種分鏡與故事如爽快的動作電影,但又不失細膩之處。獨特的音樂景象,城市生活中的節奏與敘事手法,或是舞者們的跳躍與各種動作,都讓人耳目一新。
編舞家朱蔚庭計劃透過跨領域創作,將街頭舞蹈精神、現代舞結合詩,以街舞中的Breaking動能結合武術,製作流動式的舞蹈劇場演出,為劇場帶來新氣息。
本作揉合三個不同博物館「陶瓷」和「考古」、「青少年舞蹈劇場」不同特色演出主題,藉聲音藝術、電子音樂與舞蹈書寫時間、空間、精神之間雜然錯置的詩意,編舞家以獨具的空間直覺打造出一個作品間相互精彩對話的舞蹈劇場。期許為觀眾帶來不同博物館生動深刻的印象與活潑氣息。欣賞的觀眾將感到感官清新的新鮮體驗與豐富的人生情感湧動,感受揉雜在亞洲內斂的身體質感中,卻含有當代街頭舞蹈的爆發力與韻律,呈現亞洲街街頭舞蹈精神獨特的一面!展現充滿靈性,在奔放和衝突間迸發出自由不受拘束的體會。
主要參與者
- 編導:朱蔚庭
- 舞者:江子杰、李承翰、葉依萍、洪宇寬、陳柏宏、林翰雨
- 藝術行政:徐靖雯
- 音樂總監:白水
- 視覺總監:邱嘉慶
- 執行組長:林芸瑄
- 影像:張嘉偉
曼丁身體劇場
2014/04/10
朱蔚庭
曼丁一詞,意念源自「mending」,意指詩性的修補。曼丁身體劇場秉持深刻情感,致力探索新穎的身體質地,開發創造嶄新形式。不僅珍惜彼此差異性,更結合街頭與學院的資源,富有研發精神的不斷進行先鋒性創作。曼丁以獨特的亞洲身體人文氣質著稱,並經由細緻的身體語彙,由帶有社會議題性的街頭舞蹈,結合現代舞的身體語彙,並與跨界藝術家合作,呈現出新型態的舞蹈感官經驗,製作出多部與當代社會深刻結合的舞蹈作品。藝術總監朱蔚庭表示:「我們的創作是街頭舞蹈的精神結合現代舞,去轉化出的語彙,並不是直接使用它們的動作,而是經過融合、再生,以多元的創作去回應現代社會的議題。」例如探討現代人生活型態而產生壓力的《新秩序藍色星期一》為例,這是一個從相對較為年輕、底層的生活狀態敘說故事,如同大部分也從事街頭舞蹈的人一樣,這部作品呼應著當代社會中,青年生活壓力或精神議題。舞團將這個狀態以一種亞洲的身體質地結合並且轉換出來。
在未來,舞團以亞洲身體特質作為主題,與國際間其它具有當代展望性的舞蹈藝術連結,並且與之交流。邀請跨國藝術家、舞蹈家合作,將更多的藝術衝擊引領進入台灣,藉由訓練、分享、講座、紀錄、文件展等,帶領台灣舞者學習開創舞蹈的前瞻性與未來性。逐漸朝向多元化、國際化發展,並培養舞蹈專業人才,展現舞蹈的生命與活力。
重要活動
- 2020年《透明的黑白話當街》一系列與博物館的計畫演出,邀請觀眾來到博物館中的沈浸舞蹈劇場,於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縣史館裝置藝術區、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大廳、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史前干欄高腳屋、考古探沙坑創造親近的美感體驗。將街頭舞蹈青年的生存脈絡和社會語言以舞蹈劇場融合成獨創舞蹈語言,獨特的音樂景象、生動有趣的互動環節在不同博物館的各個空間,引領觀眾進入奇幻又沈浸的個人感受維度,隨著特殊的空間激盪出奇特的火花,在寬闊的空間欣賞精彩刺激的演出。隨著觀眾沈浸體驗的移動視角和動線,將博物館的空間與舞蹈、民眾一起產生新鮮的對話,讓藝術能有更寬闊的空間,走進民眾的生活,持續發展未來的可能性。「Moving Sunday 曼丁當代舞蹈工作坊—《2020街頭精神身體×劇場舞蹈》系列」計畫12場,持續找出台灣當代青年獨特身體語彙的可能性,亦長期為大學畢業的舞蹈愛好者提供教育搖籃與素養,培育訓練專業的知識與技巧,從學生族群舉辦校園推廣講座與身體工作坊,引起廣大熱情迴響。「Footwork Tornado Jam×曼丁身體劇場 : Summer Obsession」戀夏時光當代舞蹈融合party於西門町電影公園廣場,深耕不同族群的新內容體驗。將象徵街頭精神舞蹈樂趣感的舞會融合進表演藝術的語言脈絡,開放給許多時下多出現在舞會現場的舞蹈觀眾,帶進來舞蹈劇場的文化空間,交流與碰撞火花,也在舞迷與DJ的放肆熱情節奏下,帶給劇場空間在社會語言與舞蹈的療癒性中,提供給舞蹈劇場觀眾多元的平衡點。在台北市北投區文化國民小學為期4-5個月的教育工作與文化體驗,帶領在地國小學生了解街頭舞蹈精神,結合藝術深耕教育、深入在地文化連結,將北投在地那卡西文化、溫泉文化、北投的燕子聚落,讓學生能學習創造、運用、開發肢體,並在課堂學習創作融合的舞劇將所學結合展現,並培育學生欣賞、參與表演藝術,認識專業舞者生涯,啟發對表演藝術的熱情。
- 2019年 創作舞蹈跨域作品《放身拓》系列,著重在街舞、現代舞、視覺藝術的融合創作。放身拓系列之一《Dj1-分離焦慮》、放身拓系列之二《驚世受難圖》分別於2019/3/31、4/14在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演出。創作放身拓系列之三《上帝之眼》10/13於竹圍工作室十二柱空間演出。在《放身拓》系列一與二中的「拓」字意涵是,將原本在舞蹈作品完成後不可見的舞動的軌跡,透過視覺藝術中版畫的手工手法,拓印下舞蹈在老唱片時間中的的軌跡與身體的重量。放身拓系列之三的《上帝之眼》的「拓」,則是舞團創造了多種不同視角觀看之下的影像,去拓寬覺知、創造每個觀看中不同的內在與外在。現場舞蹈與影像、音樂的故事可能是一種複雜的對比,甚至不和諧的反差。去拓出更多感官的疊合感受、傾聽與觀看。另一部作品結合戲劇、文學、街舞與現代舞的作品《新秩序藍色星期一》重製並巡迴演出於2019/5/24新竹縣文化局實驗劇場、2019/6/22-6/23台北華山藝文特區烏梅劇院巡演。
- 2018年 創作《新秩序藍色星期一》演出於表演36房屋頂實驗劇場。曼丁身體劇場以街舞結合現代舞藝術表現的舞蹈故事,創造出獨幟一格的人文哲思與觸覺氛圍。敘述不同樣貌的年輕人,遭逢社會化過程的選擇與承擔,如舞蹈哲學家般踏訪生命田野中內心的混亂、斷裂與疏離,追問新生秩序的生命課題,亦為現代化生活及異於價值標準的人們,打開傾聽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