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當代表演藝術生態網絡初探──從製作型藝術節與藝術中心出發

余岱融

  • 比利時當代表演藝術生態網絡初探──從製作型藝術節與藝術中心出發|余岱融|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比利時當代表演藝術生態網絡初探──從製作型藝術節與藝術中心出發|余岱融|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比利時當代表演藝術生態網絡初探──從製作型藝術節與藝術中心出發|余岱融|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比利時當代表演藝術生態網絡初探──從製作型藝術節與藝術中心出發|余岱融|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比利時當代表演藝術生態網絡初探──從製作型藝術節與藝術中心出發|余岱融|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比利時當代表演藝術生態網絡初探──從製作型藝術節與藝術中心出發|余岱融|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比利時當代表演藝術生態網絡初探──從製作型藝術節與藝術中心出發|余岱融|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比利時當代表演藝術生態網絡初探──從製作型藝術節與藝術中心出發|余岱融|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比利時當代表演藝術生態網絡初探──從製作型藝術節與藝術中心出發|余岱融|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比利時當代表演藝術生態網絡初探──從製作型藝術節與藝術中心出發|余岱融|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如果要維護藝術創作作為一種文化實踐,藝文機構應該如何思考與行動?

本計畫以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Kunstenfestivaldesarts, KFDA)和CAMPO藝術中心為調查和探訪的核心對象,同步延伸至這兩個單位所在城市的其他機構,包括布魯塞爾的布魯賽爾瓦隆尼國家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Bruxelles-Wallonie, TNBW)、皇家法蘭德斯劇院(Koninklijke Vlaamse Schouwburg, KVS)、碼頭劇院(Kaaitheater)、夏比克大堂劇院(Les Halles de Schaerbeek),與皮革坊劇院(Theater Les Tanneurs),以及根特的根特劇院(NTGent)和404藝術中心(Viernulvier,前身為Vooruit),探究藝文機構如何支持創作與藝術家生涯,以及藝文機構間如何彼此合作。

透過機構參訪與訪談、欣賞演出、藝術家個案研究等方法,試圖初步理解比利時表演生態網絡中機構與藝術家、其他機構以及整體環境的關係。

總計共欣賞三十五場次演出,並完成十三場訪談。亦參與了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的專業人士活動,近身觀察來自比利時荷語區及法語區藝術家的showcase及提案。另外因時程允許,新增參訪科隆馬戲舞蹈節(Circus Dance Festival)。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出國報告書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余岱融

Name

Tai-Jung Yu

作品紀錄
  • 2024/11

    《實踐構作:劇場、舞蹈、表演的創作與思考》翻譯

  • 2021/11

    《火箭發射:24位當代馬戲大師的創作方程式》翻譯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25/07

    林芳宜、黃雅農《同聲複調》(階段呈現)構作

  • 2025/06

    林品碩《拋接的身體——之二》構作

  • 2020/09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消逝之島》製作人及前期構作

  • 2022/08

    風格涉《超級市場》構作

  • 2022/08

    王嘉明、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拉縴人男聲合唱團《達文西的notebook》構作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