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之後 ——《有形之物》《白色展台》

李珮瑜

  • 空間之後 ——《有形之物》《白色展台》|李珮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空間之後 ——《有形之物》《白色展台》|李珮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空間之後 ——《有形之物》《白色展台》|李珮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空間之後 ——《有形之物》《白色展台》|李珮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空間之後 ——《有形之物》《白色展台》|李珮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空間之後 ——《有形之物》《白色展台》|李珮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空間之後 ——《有形之物》《白色展台》|李珮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空間之後 ——《有形之物》《白色展台》|李珮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空間之後 ——《有形之物》《白色展台》|李珮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空間之後 ——《有形之物》《白色展台》|李珮瑜|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在高雄市愛河邊鹽埕區一側的建國四路上,有一排漂亮的裝飾門面,這裡是建國市場,爸爸長大的地方,我的阿公阿嬤在裡頭有一間柑仔店,叫做「勝雄商行」。


《勝雄商行》這組作品在描述對於家族的柑仔店記憶,所有的有形之物因為火而消失了,但對於市場的映像,卻在回憶裡頭透過土與陶這個材質的特性通過柴火形成雕塑。

我僅能從碩果僅存的照片中,去拼湊出記憶裡貨物滿溢尤如瀑布一般的畫面,我將店內販售的商品以翻模的方式注漿成型,這些乘載著記憶的陶瓷物件以柴、燻燒方式,通過木材薪,形成回憶的隱喻將記憶定型。

在不同場域的展示中,我以不同乘載著這些「商品」的方式陳列此件作品。在一開始嘗試描述市場記憶中,我用靜物畫的方式描述記憶必須抓取陷落的微小片段,製作一檯面挖空承裝勳燒後的物件,灰階的色調象徵靜物的單色練習。木作樓梯展示柴燒陶,述說在兒時的我,滿載著瀑布一般滿室的商品,最後以重演市場內的磁磚檯面以及柴燒的作品室將這件作品有了一個完整的收束

本作品自2021開始,至2023-2025共有六次的展出。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作品明細表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李珮瑜

Name

LEE PEI-YU Annie

作品紀錄
  • 2025/03

    請你喝杯

  • 2024/09

    公共溫泉私領域

  • 2020/05

    勝雄商行計畫

  • 2020/03

    回到泛黃的空間

  • 2020/03

    星期二下午的油畫課

  • 2020/03

    我試過的洗衣精

  • 2020/03

    有味道的床

  • 2020/03

    管寮小屋

  • 2020/03

    模特兒-從我眼睛看出去的

  • 2020/03

    儂客來檳榔攤

得獎紀錄
  • 2024/01

    高雄獎入選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25/04
    ~
    2025/06

    〈勝雄商行〉,漾.敘 二十五之一,荷軒新藝空間,高雄

  • 2024/11

    〈勝雄商行〉高雄漾藝博,駁二,高雄

  • 2024/01
    ~
    2024/04

    〈勝雄商行〉,2024高雄獎,高雄美術館

  • 2023/07
    ~
    2023/09

    〈勝雄商行〉,Signal Z,MOCA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

  • 2023/04

    〈勝雄商行〉,駁二駐村計畫,高雄

  • 2021/11

    〈勝雄商行〉,鹽埕黑白切,高雄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