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劇[牡丹亭]
高雄城市芭蕾舞團
芭蕾歷史裡很多經典的舞劇,《天鵝湖》是人與惡魔的抗爭,《吉賽兒》芭蕾舞劇是人與幽靈的感人悲劇,《黑暗王國》芭蕾舞劇有人與幻影共舞的情境,《仙女》浪漫芭蕾舞劇是人與仙女的浪漫大型舞劇,篇篇感人並流傳於世,讓世界各大芭蕾舞團傳承重編,永垂不朽。《黑暗王國》(又名《舞姬》,La Bayadere)與《仙女》(La Sylphide)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分別於1997年及2004年全劇完整的精緻呈現,是國內首演製作的經典大型舞劇,並巡演北、中、南深獲好評。
《牡丹亭》(1598年由明朝作家湯顯祖〔1550–1616〕完成此書),這已有4百多年歷史的古典文學,被中國戲曲與文學界廣泛討論、傳頌、展演、流傳。《牡丹亭》——痴情女子杜麗娘為夢中之人生情,死後3年,復能求得所夢者而復生,與《天鵝湖》、《吉賽兒》、《仙女》、《黑暗王國》等歷史上最重要的芭蕾舞劇,有更動人的情節,夢境、幻影、還魂⋯⋯,《牡丹亭》它的劇情架構完整,是一值得改編為芭蕾舞劇的中國古典文學。
《牡丹亭》在戲曲界已有精緻的呈現與崇高的地位,希望能保留原著的精神,加入西方芭蕾與現代技巧,將《牡丹亭》改編為芭蕾舞劇,讓愛好舞蹈的觀眾與舞者們也能藉由此劇的演出排練,重新認識《牡丹亭》。經過多年策劃邀請了所有相關藝術家,在舞團屆滿15週年的2007年,共同成就此一具有濃厚戲曲文學的芭蕾舞劇。
二位年輕優秀編舞家——在香港城市當代舞團13年擔任主要舞者的張慈妤與台灣首位加入美國著名荷西里蒙舞團的林向秀,兩位從小就有紮實的芭蕾與民族舞基礎,同時是二個專業現代舞團舞者,東西方舞蹈環境的磨練,使她們兩人能更大氣的融合現代芭蕾與東方思維來詮釋《牡丹亭》。禮聘傳統音樂界周以謙與張錫安兩位為芭蕾舞劇作曲。特別邀請書法家吳威儀為多媒體呈現的文字書寫,畫家簡美育老師的國畫做成的屏風,讓整體演出更加精緻。
陣容堅強的舞者——張慈妤、葉麗娟、董鼎雯、夏嘉徽、陳欣琪、劉淑玲、葉名樺、鄭松筠、王偉帆、劉錦琴、林恬宇、張菀凌、黃淑琴、許程崴等優秀舞者,帶給愛好表演藝術的朋友精緻全新芭蕾饗宴,讓舞者認識了《牡丹亭》,更讓芭蕾的演出有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