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浮世繪貳部曲─雙月記

雞屎藤舞蹈劇場(雞屎藤新民族舞團)

  • 府城浮世繪貳部曲─雙月記|雞屎藤舞蹈劇場(雞屎藤新民族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府城浮世繪貳部曲─雙月記|雞屎藤舞蹈劇場(雞屎藤新民族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府城浮世繪貳部曲─雙月記|雞屎藤舞蹈劇場(雞屎藤新民族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府城浮世繪貳部曲─雙月記|雞屎藤舞蹈劇場(雞屎藤新民族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府城浮世繪貳部曲─雙月記|雞屎藤舞蹈劇場(雞屎藤新民族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府城浮世繪貳部曲─雙月記|雞屎藤舞蹈劇場(雞屎藤新民族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府城浮世繪貳部曲─雙月記|雞屎藤舞蹈劇場(雞屎藤新民族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府城浮世繪貳部曲─雙月記|雞屎藤舞蹈劇場(雞屎藤新民族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府城浮世繪貳部曲─雙月記|雞屎藤舞蹈劇場(雞屎藤新民族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府城浮世繪貳部曲─雙月記|雞屎藤舞蹈劇場(雞屎藤新民族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府城浮世繪貳部曲─雙月記|雞屎藤舞蹈劇場(雞屎藤新民族舞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2011年12月,台南雞屎藤新民族舞團的《府城浮世繪》在建於日治時期的愛國婦人館,首次嘗試以環境劇場的方式演出,雖然囿於古蹟空間限制,一場僅容50名觀眾入場,但由於愛國婦人館獨特的木造建築氛圍,及雞屎藤新民族舞團近幾年專注耕耘的常民舞風,除了演出本身與建築環境非常合拍之外,極近的演出距離,彷彿連舞者的氣息吐納,都可以傳達給觀眾。

2012年的《府城浮世繪—三六九夜話・雙月記》為《府城浮世繪》的延伸系列作品,本次演出並特邀請臺灣戲曲學院劇場藝術系系主任劉培能老師擔任視覺統籌,加上舞台設計聶先聞老師、影像視覺設計王奕盛老師及燈光設計北極老師,將劇場打造為古雅蜿蜒的府城葫蘆巷,觀眾們就分坐於巷弄兩頭,彷若觀看著隔鄰人家的悲喜劇,加上藝術總監許春香擅長的新民族舞美學,呈現舞蹈與文學結合的人文況味。

雞屎藤的演出仍然延續以府城豐沛的文史資料為創作基礎,演出內容即取材自日治時期於府城發刊的漢字報紙《三六九小報》上連載的風俗大眾小說,故事由府城算命街——葫蘆巷說起,兩位藝妲,在各自坎坷的生命之流結伴而行,一起走過府城四季,看盡人生風景。為使舞者的舉手投足更加充滿地道的台南古味,舞者還至台南各處拜師學藝,除了邀請到秀琴歌劇團的米雪導演指導舞者歌仔戲旦角身段,也請台南的百年南管戲館「振聲社」副社長郭雅君指導飾演日治時期藝妲的舞者如何持彈三弦琴,郭雅君演唱一曲南管的古雅歌聲也被使用於演出裡。

除了文史資料的蒐集,以及相關傳統技藝的接觸之外,本次排練也甫自英國埃克斯特戲劇系取得博士學位的陳慧勻帶領舞者進行跨文化的表演訓練,包括日本舞踏、瑜伽與靜坐等等,讓舞者除了在肢體技術的表現之外,也能透過深化表演者的意識與專注力而能使得表演顯得更加「有機」,所謂有機的表演即是表演者在舞台上能反應每個當下的時刻而非執行動作而已。

也因為本次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經費挹注,讓我們在文史資料的蒐集,以及在舞台設計、燈光及影像設計上能夠有更多元的嘗試,並且能夠找到優秀的後台製作人員以及文宣設計,搭配議題的產生,舉辦系列的現場座談,更吸引當地的文化局前來協助,這對於一個企圖轉型並且找尋本土文化定位的團隊來說,是一個收穫大於支出的過程,也可以說,藉著這樣的執行,探詢文化府城的演出計畫,變成一個不斷進行的文化行動,而這也是當初執行該演出始料未及的部分。而這部分也影響日後雞屎藤新民族舞團確定執行系列題材的決心。

顯示完整資訊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