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空間的表演、身體與權力〉寫作計畫

楊禮榕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非典空間創作的觀察,包含替代空間、非制式展演空間來說,台灣的非典空間演出非常興盛。光以大台北為範疇,每週幾乎好幾齣作品上演。筆者(楊禮榕)觀察到幾個常見的問題:

  1. 「非典空間」時常淪為未成熟的創作團隊尋找替代空間的方式。無論是題材內容或表現手法都對空間場域沒有創作層面的思考,結構、內容、技術上多方面不足,作品完整性有待商榷,難以談論美學層次。
  2. 跨界成為台灣當代藝術的潮流,表演者成為作品眾多的元素之一。表演者配合影像、視覺、展品來表現,活生生的人卻宛如裝置般存在,表演者成為作品中的配角。雖然可能有藝術領域的跨界價值,但並不是筆者關注的範圍。
  3. 創作意圖與創作手法相互矛盾。這並不只是目前興盛的沉浸式劇場或互動式劇場常見的問題。這些創作者要求觀眾不斷遊走、任意穿梭觀眾席、朝觀眾丟擲東西、觀看視線極差卻號稱多面舞台、任意對觀眾提出各種要求,創作者單方面打破觀演關係,卻又提不出新的觀看邏輯。當創作者任意地打破第四面牆,打破常態的觀演關係,那麼觀眾有什麼義務,必須要乖乖的任創作者擺佈?

非典空間中的當代藝術辯證與劇場社會性,除了再拒劇團「公寓聯展」近年停辦,河床劇團「開房間系列」總是搶不到票等遺珠之憾外,筆者觀察到許多承載了劇場社會性、公共性價值的非典空間創作。例如演摩莎劇團的《飄移計畫》,將跨國移動的龐雜問題,濃縮到具體的貨櫃空間中,再從貨櫃的劇場時空中,拉開了百年歷史縱深的檢視,橫跨亞、歐、美洲地理的觀察,打開一種超越當代移工運動的跨國移動思考一一人與土地全球性離散。林季鋼等人共同創作的《等死(旦夕)》,在當代美術館前廣場的演出,以演員的人數和質地構成一種都市青年的複數隱喻,衝撞著街頭劇場的第四面牆。以穿透廣場的詩與歌,讓看似分屬第四面牆兩邊的創作者與觀眾,共同體驗在當代都市生活中的窒息感與淹沒感,並以詩、歌或創作自我反省和療癒。

此外,有的作品則是在既有的劇場或展演空間中,創造出新穎的觀看體驗。例如三映電影六城彩虹影視計畫的浮空投影劇場《來不及長大》,不斷創造主客體翻轉的魔幻時刻,宛如一部由真人上演的長鏡頭電影。進港浪製作的《天竺》,藉由劇場空間和戲劇角色,將私領域展現和認同作為一種劇場美學來展現,從而間接反思當代與青年的生存和社會問題,意圖將劇場的政治性從公領域轉向私領域,將私領域作為一種美學來展現,體現當代青年的生存日常。

透過持瀆的觀看和寫作,筆者逐漸摸索出自身的寫作定位:面向創作者的評論者。不同於大多數評論者能以文學、戲劇、舞蹈、藝術美學,或社會學、哲學理論的大視野角度來定位作品,筆者以自身製作和創作經驗作為基底,以非典空間、中小型展演為主要觀察範圍,透過表演與空間之間的關係,記錄思考觀演關係變化所隱含的意義,檢視創作意圖與實際作品之間的落差與矛盾。除了期望作為創作者與觀眾間的橋樑外,希望能為台灣的中小型展演留下更多紀錄。

顯示完整資訊
評論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