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碎屑II─城市之光

鄭安齊

  • 塵埃碎屑II─城市之光|鄭安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塵埃碎屑II─城市之光|鄭安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塵埃碎屑II─城市之光|鄭安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塵埃碎屑II─城市之光|鄭安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本次展覽「塵埃碎屑II─城市之光」延續了在前一次系列展「塵埃碎屑The Dusty Debris of a City」以都市更新之下的現實狀況為展覽議題,以創作的手法將展覽滲透於現實之中,並且更擴大了展覽,成為一連串的展演計畫,除了靜態的裝置、影像展出以外,更在每個周間,安排直接在展場當中發生的戲劇演出,甚至是直接上到街頭的即興表演。除了延續前一次「塵埃碎屑」當中的都市更新議題之外,此次的展演計畫可以說是雙線並行,一條線以當下年輕人身在城市中的處境作為出發點(這也考量了南海藝廊的觀眾群特性和分佈),並以此為基礎來訴說關於高房價、都市更新以及居住權等等議題。甚至因為我們希望對話的對象並不僅只於藝文圈人士,而為不特定的一般觀眾,故在整個展覽當中,整個製作團隊試圖以更素樸且貼近於生活的語言,來做為整個展覽和戲劇製作時的重要考量。

在這次的展覽當中,由於我們確立了一個貫穿整個展覽的形象——26歲的年輕人,並同時也設定了意欲對話的族群(居住在這城市裡的年輕人)。對於觀眾來說,我認為相當程度的有勾引出來他們的共感,並且延伸此一共感,使得記憶、居住、人與空間的關係能夠從純然的鄉愁層次,更往前一步進到更多涉及社會的公平正義的思辨,再經由此一思辨,以及在作品當中的轉化,把原先距離觀眾遙遠的社會議題,轉換到就有如他自身生活的片段一般地,實實在在地呈現在展場和戲劇的片段當中。另外包括在幾篇評論裡面提到的,我們在這個展演計畫所採取的是有別於當前的藝術創作的另一條路。我們並不打算對於現實保持距離,只處理美學上的問題並不能讓我們滿意,反之,透過不斷地以自己最貼近的生活經驗去和現實打交道,我們想要再度去界定藝術和現實之間的戰略位置。

接續著在前一次「塵埃碎屑The Dusty Debris of a City」的意圖,希望能夠激起觀眾們對於現實議題的關心,對於來到展場的觀展者(無預設身分的一般市民),讓這個議題(都市更新、居住權、青年貧窮),在他們的腦中,能夠有更多思考的空間。在前一回的展後檢討當中,當時認為若能夠更深入的做到三方面的統合(展覽/感性經驗–創作者/手法與形式–觀展者/現實經驗),我想將會是最理想的狀態。而這次所提出的「日常性」:具日常感的空間以及在戲劇表演當中較素樸、且直接進入生活領域當中的表演(十字路口街道、公車站附近),並且追求共感層次:以同年紀、世代的人的共感經驗出發,切入到所欲關心的現實議題,我想在這方面是多少有努力去達到的。在需改進的部分,此次搭配靜態展演的戲劇演出因場地與檔期時間限制,以及籌備時間較短問題(無法完全配合上編導及演職員時間),很可惜的有的展演只有一場,並且與靜態展部分稍有互相干擾之虞,望在下一回製做這樣具有「空間流動」性格的展演計畫時,能夠事先對場地的進、退、撤,以及佈場、換場時間,有更高度的計畫,以達到精確掌控展場的變動。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作品明細表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