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接觸.地帶 Contact Zoning》展覽計畫|海馬迴藝工隊|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展覽名稱《接觸‧地帶》源於Mary Louise Pratt所提出的概念,隱喻了「接觸」(contact)和「區域劃分」(zoning)兩個看似不相關卻相互連結的實踐,此實踐過程亦成了管理與規範城市的身體的方式。

香港媒體研究學者蔡倩怡及新加坡策展人邱上源共同策劃的《接觸‧地帶》以跨地域的移動路徑作為研究線索,在2024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展覽期間,邀請藝術家葉奕蕾(香港/新加坡)、陳巧真+徐智彥(香港)、劉景愉(澳門)及丘智華(臺灣),展出四組作品,包含單頻道投影、雙頻道同步錄像、五頻道影像裝置、一組聲音及現場裝置,以不同的藝術實踐和視角呈現身體的多元表達方式,連結參展人員籌畫「跳格—香港國際舞蹈影像節」的背景,在實驗、身體、舞蹈影像的豐厚積累,開展出跨文化語境的創作想像。

展期間配合海馬迴上面電影院作為展覽延伸閱讀的放映活動,在11月18日舉辦「空間、構竹、臨時性」放映座談,邀請香港導演卓翔與長短樹鄉村研究所創立人趙柏聿,放映紀錄片《戲棚》並從建築角度談戲棚作為臨時文化場所,所包含的空間構築與乘載的文化活動。

我們期望能以協助策劃展覽及放映活動的合作與交流,收穫更多串聯的機會,不僅為台灣的影像創作者提供跨文化交流的機會,海馬迴亦成為其他城市的影像創作者能與南台灣在地藝術社群深度交流的平台。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展場圖片
作品明細表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海馬迴藝工隊

立案日期

2015/06/02

負責人

黃婷玉

團體簡介

以2009年成立的「海馬迴光畫館」現有的基礎為基石,連結「藝術工作隊」的藝術勞動精神,2015年重新以「海馬迴藝工隊」為號召,強化策展計畫、策佈展實務、檔案建置研究以及資料出版,橫向連結當代視覺藝術的多重脈絡,聚焦於藝術與社會的連結,致力於藝術的生產性並對大眾發聲。

 

我們團隊目前將目標設定在為「生產者」服務的範疇上,也就是說我們的群眾主要是對藝術以及生產藝術有興趣的創作者們。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實體空間將轉化成共同討論以及計畫執行的多功能整合式空間。2017下半年我們對台南藝術圈發出了徵求執行期間為一年的藝術計畫邀請,原本海馬迴的成員也都將參與其中。計劃執行期間各計畫主持人將以海馬迴為基地,逐漸往外擴散,邀集更多創作者共同參與計畫的執行,並於執行完成之後視成果發表之需要,再於實體空間進行不同的活動或是進行策展,將實體空間的功能以及可及性更加展開。

展覽:2021.07.03-08.08 「夜色Night Colors」李婷歡個展

展覽:2021.11.27-2022.01.02 「新興誌」陳怡如個展

展覽:2022.02.26-04.03 「新銀河俠盜•續篇」吳傑生個展

展覽:2022.07.09 – 09.25 「燕子洞」 廖烜榛、黃奕捷個展

展覽:2022.11.19-2023.01.08 「Following Around ——她是從本島來的駐村藝術家」劉紀彤個展

專案活動:2021.04-11 田野調查兵團工作坊

專案講座-2021.09-2022.05《劇場》雜誌及其複象系列講座

合作專案:2020 《風暴》拍攝計畫,導演Karolina Bregula

合作專案:111年文化體驗教育計畫「光電走唱班-從傳統到當代跨領域藝文體驗」

合作專案:現象書寫專案「匠人的技藝:探訪當代藝術家的手感、拾荒與匠心」,計畫主持人 王振愷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