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代音樂論壇(二十六)曾興魁《鼎》
十方樂集
十方樂集「台灣現代音樂論壇(二十六)曾興魁《鼎》」演出簡介
分析、討論進而推廣國人作曲家的作品
十方樂集所策劃的「台灣現代音樂論壇」系列,是國內音樂界前所未見的創舉,進行的方式是針對作曲家自選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藉由演出、討論、對談、再演出的方式,讓作品的深度意涵完整呈現,一方面是有系統的整理台灣當代音樂作品的影音及學術資料;另外一方面也藉由討論和分析、演出推廣國人作曲家的作品。「台灣現代音樂論壇」籌畫舉辦迄今已有二十二場,所推出的作曲家分別是橫跨老中青三代,包括盧炎、馬水龍、蔡欣微、李子聲、張玉樹、趙菁文、鍾耀光、蔡淩蕙、曾筱雯、王思雅、曾毓忠、董昭民、連憲升、李思嫺、馬定一、李元貞等人,在獲得觀眾給予此活動的肯定與支持後,製作人徐伯年與製作群楊聰賢、李子聲、蕭慶瑜繼續規劃下半年新年度的論壇,此次推出的是曾興魁的《鼎》。
為台灣的音樂發展留下完整記錄
在「台灣現代音樂論壇」中,演出曲目經由作曲家與演出者多次的排練溝通,使演出者更精確的呈現原創作意涵,並在作曲家的現身說法下,讓聽眾聆賞到最精緻的現場演出版本,同時深入了解台灣當代文化發展對音樂作品產生的影響,以及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發展趨勢。藉由「台灣現代音樂論壇」的進行,相信不僅能推廣國人作曲家的作品,也能鼓勵更多作曲家創作,帶動良性循環,提昇國內創作的環境和風氣,十方樂集也將秉持著一貫支持、推廣現代樂的心態,陸續整理並發表這些豐富的台灣音樂素材,為台灣的現代音樂發展留下最好、最完整的記錄,並且將台灣的現代音樂向國際推廣,使世界各國對於台灣現代音樂有更多的認識。
曾興魁《鼎》樂曲簡介
鼎是使用在朝廷或寺廟的三腳器皿,被當成朝廷或神聖的象徵。三腳的器皿有最平衡的特性。在這首三重奏中,我(曾星魁)使用長笛(兼中音長笛)、中提琴、長號表現其神聖、穩定的特性。曲式與素材似乎非常混亂、未能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背後確有很強烈的統一的潛在性──使用類似引導動機(Leimotiv)使全曲融合而為一。
演出者與論壇來賓
長笛:江淑君
低音豎笛:張積喜
長號:李賢哲
中提琴:呂昭瑩
鋼琴:辛幸純
論壇來賓:曾興魁、楊聰賢、嚴福榮
- 台灣現代音樂論壇(三十一)陳為伶《共生》、台灣現代音樂論壇(三十二)林岑陵《非陌生的聲音》(2010)
- 台灣現代音樂論壇(二十九) 陳立立《相變》、台灣現代音樂論壇(三十) 現代音樂記譜法(2010)
- 台灣現代音樂論壇(二十八)陳瓊瑜《第三號弦樂四重奏:顫慄、戰役、詩篇》(2010)
- 台灣現代音樂論壇 (二十四)、(二十五)(2009)
- 台灣現代音樂論壇(二十)(2008)
- 台灣現代音樂論壇十二董昭民 陳達傳奇(2006)
- 台灣現代音樂論壇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2006)
- 台灣現代音樂論壇(8)蔡凌蕙《一首徒具形式的奏鳴曲》、(9)曾筱雯《海》(2005)
- 台灣現代音樂論壇(10)王思雅《水漏影II》、(11)曾毓忠《幻象山水》(2005)
- 台灣現代音樂論壇五、六、七(2004)
- 台灣現代音樂論壇四李子聲十六(2004)
- 台灣現代音樂論壇二 馬水龍--意與象(2003)
- 台灣現代音樂論壇(一)盧炎-林中高樓(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