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本計畫「共感地方學藝術計畫」的理論依據,主要參照澳洲哲學家傑夫‧馬爾帕斯(Jeff Malpas,1958-)的觀點,在其著作《地方與經驗》(Place and Experience: A Philosophical Topography, 1999)中,他認為:新世紀藝術可用更豐富多元的方式來描述所居城市,邀請觀眾參與,增加共感面向,方能克服全球語境下藝文行動單一化的可能弊端。此點與TVAA希望從臺南在地文史研究和檔案建置出發,從基礎支持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特邀請研究員和藝術家共同研擬,配合2024年臺南建城400年的前期行動,提出本計畫。

本計畫包含於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舉辦的一場檔案展「外光之外—日治時期臺南嘉義春萌畫會檔案研究展」、一場當代檔案實驗展「城事交感—林書楷×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及開幕講座、一場座談、一次嘉義踏查、兩次臺南走讀、兩次創意工作坊。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展場圖片
作品明細表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立案日期

2020/04/17

負責人

鄭雯仙

團體簡介

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Taiwan Visual Art Archive, TVAA)以建構臺灣藝術史料、出版及推廣臺灣文化藝術為宗旨,倡議藝術檔案之建置、創作與策展的重要性。

有鑑於檔案轉向之趨勢,2020年4月,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成立。不同於官方機構的收藏,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關注民間的現當代藝術作品及其檔案,如書信、日記、草圖、口述記錄等,並與作品綜合研究,整合為「研究—出版—策展」的實踐方式,期以檔案作為方法,提供更為豐富的全球視野和在地性思考。

重要活動

  1. 出版:《「新派繪畫」的拼合/裝置:臺灣在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的參展脈絡(1957-1973)》
  2. 出版:《地域性的子午線:菲律賓和臺灣的藝術史書寫與當代文化策展》
  3. 平台:「觀察者報告:南方藝評帶動計畫」
  4. 展覽:《赤道熱風—文協時期臺灣新美術運動檔案的再思考》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