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調查-布魯斯米本(Bruce Yonemoto)台北個展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

  • 亞洲調查-布魯斯米本(Bruce Yonemoto)台北個展|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亞洲調查-布魯斯米本(Bruce Yonemoto)台北個展|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亞洲調查-布魯斯米本(Bruce Yonemoto)台北個展|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亞洲調查-布魯斯米本(Bruce Yonemoto)台北個展|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亞洲調查-布魯斯米本(Bruce Yonemoto)台北個展|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亞洲調查-布魯斯米本(Bruce Yonemoto)台北個展|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亞洲調查-布魯斯米本(Bruce Yonemoto)台北個展|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主辦「亞洲調查—布魯斯米本個展」展覽簡介

布魯斯米本生出於1949年的美國加州,為美國第一代的錄像藝術家。身為二次大展後嬰兒潮的一代,米本不時透過作品反觀日裔美籍移民者所面對的身分問題;當自身的認同受到影像文化的操弄及扭曲時,作為一名影像工作者,能如何重新詮釋大眾媒體所形塑的世界,揭露媒體如何滲透並操控我們日常生活的幻象,進而提問社會記憶在身分建構上的機制中扮演的腳色為何?在多元文化主義漸漸取代美國作為世界大熔爐的概念、網路科技的發展縮小了世界的短尺、性別身分的界定不斷轉換之時,我們該如何描繪新的文化圖像?以此為起點,《亞洲調查》一展以米本的亞洲研究調查為核心,試圖透過小型回顧展,重新思考影像是如何透過技術和敘說來改變我們的文化記憶。

展出作品說明

  1. 模擬|Simulations
    color sounds HD,5:34,2008
    迪士尼樂園存在的目的是隱藏一個「真實的」國度,「真實的」美國,而這就是迪士尼樂園……迪士尼樂園看似虛幻,好讓我們相信其外的都是真實;然而事實上,圍繞其外的洛杉磯乃至於美國,都不再真實,而是過度現實及模擬的秩序。問題不再是現實的虛偽表徵(意識形態)與否,而是隱藏的真實不再是真實的事實,亦即保存現實原則的問題。-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模擬》形塑出迪士尼樂園的馬特洪峰(Matterhorn)所代表「虛幻的」快速原型,使得迪士尼的山峰成為寓言性指涉物,抑或是我們集體記憶中「超現實」的馬特洪峰。
  2. 環境|Environmental
    B/W,video installation,2013
    本裝置作品重現藝術家身為日裔美國人的童年生活,二次戰後的美國媒體生態籠罩在衝突扭曲的環境中,二戰時期的電影常將日本人描繪成兇惡的角色。本作品搜集當時的電影片段,加以剪接,投在由數個家庭電影立幕組成的大型裝置。螢幕對面的電視播放著1950年代的各類廣告,呈現出50年代的電影及廣告如何影響每戶人家及孩童的兒時記憶。
  3. 演歌 | ENKA
    channels video installation,HD,2015
    在推特引發阿拉伯之春及臉書使政治反動者得以發聲之前,早期演歌音樂可謂社會改革的一股力量。演歌(演說歌)引進初期,是作為口語傳播的一種形式,使政治思想更貼近大眾,並藉此避免政治干預。而今演歌的聽眾多為年長者,猶如日本殖民歷史在台灣的音樂餘響。演歌的歌詞多半瀰漫著對逝去愛情的憂愁。此次新「演歌」邀請了四位藝術家以古老演歌的規則及旋律,創作新的政治歌詞。如此改編的新演歌,將探究構築今日台灣的多元文化影響力。
  4. 河童|Kappa
    color,sound,26:00,1986
    《河童》為Bruce Yonemoto與其哥哥Norman Yonemoto早期合作的作品之一,可謂一相當大膽且具爭議性的原創之作。他們利用日本古老的傳說中,解構伊底帕斯的神話,重新提出富含失去與慾望的闡述。從布努埃爾、佛洛伊德、流行媒體與藝術作品中旁徵博引;藝術家將西方性心理分析理論的符號學放入跨文化的語境,也將伊底帕斯及河童兩大神話並陳於錯亂糾結的形式與內容之中。
  5. 在我闔眼前 | Before I Closed My Eyes
    B/W,sound,video,3:41,2010
    此影片以越南籍大乘佛教法師-釋廣德法師(HòathượngThíchQuảngĐức)悲劇性的自焚檔案紀錄片為出發。釋廣德法師在1963年6月11日,於西貢繁忙的十字路口引火自焚。他如此公開抗議的行為震驚了全世界,最終導致美國支持的吳廷琰政權垮台。此影片描繪三位當代越南人,身著越戰時期的制服,同時觀看電視上重播的歷史性自殺畫面。
    《在我闔眼前》的每格畫面,是以英格瑪·伯格曼1966年影片
    《假面》(Persona)中的精神崩潰場景為架構。伯格曼在該場景使用典型的好萊塢敘事電影架構(格里菲斯 [D.W. Griffith] 發明的遠景、中景、遠景),創造出親密的角色認同。《假面》可能是越戰期間發行的主要敘事電影中,唯一使用紀實紀錄的電影。
  6. 東南西北 | NSEW
    Exhibition prints,2007
    《東南西北》系列作品以華特·班雅明提出的人像攝影及靈光之消逝為概念。藝術家在研究歷史檔案中發現無論在南軍或北軍,確實有亞裔血統士兵的參與,但國家檔案紀錄中卻系統化地抹去各個種族背景的人民,即使在修正主義的歷史中亦是如此。他們身上的服裝租自好萊塢歷史最悠久的服裝公司──西部服裝。西部服裝蒐羅的服飾可追溯至1912年(電影史的肇端),包含格里菲斯惡名昭彰的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中所使用的南北戰爭制服。
  7. 補金法 | Kintsugi
    Gold and lacquer repaired ceramic,size variable,2012
    Snoopy,38 x22 cm
    Mickey cookie jar,38 x 22cm
    Diana plates,25 x 25cm
    補金法(金継ぎ,Kintsugi)乃以漆樹脂加上金粉修繕破損瓷器的藝術。曾經貴重的物品,如今破損毀壞,其「回收再利用」可謂重生與復興的藝術手法之代表。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展場圖片
作品明細表
新聞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