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變》交流展
紅太陽藝術有限公司
《渾變:台日「交流」展》(New Directions: Trans-Plex)展覽簡介
當國際雙年展變得將各個地區的視覺元素,操作為商品式的文化辨識性時,視聽知覺與意識型態的連結製造出一種消費性的文化認知;這對於亞洲當代藝術的發展,一方面其商品化的差異性似乎獲得了進入全球市場的捷徑,但另一方面卻讓自身極為複雜的創作脈絡難有機會被認識,意即文化差異的溝通與理解是缺乏的。因此,「渾變」的文化混合、流變與內在佈署,既是亞洲當代藝術在這個世紀中顯現出來的特質,同時該特質也表現出一種動態式、突變式的空間,要求著一種能夠感受個體獨特文化經驗、以及能夠將文化經驗予以問題化的即將場域。
這一次的展覽,並非表現著藝術家對這個現象與問題的思考與詮釋,而是經由工作坊與展覽表達出各種不同的「渾變」狀態與歷程,逼現出一種混雜的本然與突變的不可區辨;這種「御宅論」的可突變不同於現今當代藝術流暢地穿梭在作品與論述之「同一化」中、卻又充滿著「穩定繁衍」的自動論。
計畫實施效益、特色或影響
《渾變》交流展的展演活動,在目前的台灣當代藝術的展覽中,算是一個較全面且深層的交流方式。在台灣當代藝術中,雖然常見到藉由全球化、後殖民等議題而策劃展覽,裡面不乏許多國外藝術家的參與,但在一般的想法中對於交流的想像僅僅於作品的羅列與差異經驗的分享,因此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算是第一層次的分享。不過本次的《渾變》交流展中,強調的是以人(藝術家)為尺度的展覽,因此在展覽中關於藝術家交流的層次不僅於日本與台灣藝術作品的羅列,與各自對於創作經驗的分享,更多的層面是在於兩邊年輕藝術家的接觸,在展覽籌備與展演時的各種磨合與碰撞。
特別是,在這一次的展覽中,參與者都是年輕藝術家,對於創作想法都處於流動的,尚未僵滯的。因此,在交流的狀態裡,所謂的交流不僅意味著作品上的差異外,更進一步地是在人與人間的互動與激盪。另一方面,在台灣的生活經驗裡,許多文化層次上的表現都深受日本次文化的影響,特別是對於年輕族群而言,於是乎,在展覽中日本與台灣年輕藝術家的接觸,更是破除文化想像中的阻礙與發掘彼此間對於創作想法的差異或相似之契機,進而關於日本文化的認識與理解不再流於媚外的文化殖民想像,更多的是雙方藝術家直接碰觸的真實顯像;一種文化經驗的衝擊。
在《渾變》交流展展覽中工作坊的計畫,便是這展覽間實踐交流的方式之一,工作坊的過程是擺脫白盒子空間的限制,透過雙方藝術家的溝通與合作完成工作坊的計畫。例如在黃彥穎的工作坊計劃(台日卡拉okPK裡),便是藉由語言轉譯的方式,凸顯了在雙方文化裡所產生的曲變;在此計畫中,雙方的藝術家各自選定流行於台灣與日本的歌曲,透過日本/台灣藝術家演唱中文/日文的歌曲來完成工作坊計劃,並配合在實際場所的操作(北投區的溫泉池)。在這個工作坊裡,看見了台灣藝術家反轉原本屬於我們想像中日本文化與台灣文化的差異,讓原本模仿日本文化的溫泉與カラオケ成為一種文化變異的事實。另外,像是吳思嶔的工作坊計畫(秘密交換之屋),即藉由語言的差異與阻礙來討論交流的概念,在此交流的意義擺脫了語言上的限制,意味著交流可以透過如圖式與姿體的媒介完成溝通,因而凸顯了文化交流中制式的語言轉換問題,讓交流中的溝通藉由其他方式展現。
在此展覽中對於文化交流的試探,雖然多是透過藝術家與藝術家的接觸來操作與理解文化的交流,不過在展覽過程中也讓藝術家自身更清楚地認知到關於文化交流的實際狀態,直接地參與了交流的過程,而不再是一種對於文化差異的空想與推測。對於觀者而言,更是從工作坊的計劃中,看見了文化交流本身的實際狀態,一種藝術家面對藝術家的合作與磨合,不再只是表象的文化經驗呈現。另一方面,在靜態的展成中透過日本與台灣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呈現,透露著台灣與日本當代藝術中各自創作方式的差異與相似,讓觀者可以第一步地接觸到正在發展中的台灣與日本當代藝術的趨勢。
- 本展覽計畫後續由田園城市文化於2011年出版,書名為《渾變:編織未知的亞洲工作日誌》 (ISBN: 978986620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