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穿戴。軟性構成 - 數位時代中的服裝形象、構成、創造、與織造
創客吧有限公司
Tribe Against Machine (部落對抗機器)是台灣第一次歐洲電子織品社群和民族織品團體合作的工作坊,首次舉辦邀請了14位藝術家分別來自德國、荷蘭、美國、西班牙、日本、希臘、羅馬尼亞、比利時等,活動協辦單位野桐工坊則邀請了泰雅各重要纖維藝術家、田野調查工作者、歌謠傳承者等。活動立意是拓展兩個團體彼此的內容範疇和社群串連,以傳統和未來互相修補的設定進行對話,基於此設定安排了八個工作坊,分別為四個野桐主辦:人類學工作坊、傳統纖維工作坊、歌舞工作坊、織紋工作坊。四個國際藝術家主辦:基本電子織品電路與材料介紹、生物塑料織品、充氣穿戴雕塑、電磁波偵測織品。這是第一次野桐和導電纖維實驗團體的合作,也是歐洲e-Textile Summer Camp平臺第一次和東南亞織品文化的合作,雙方透過十天的共食共做的國際工作坊中,無論在技法、材料、原住民史、當代藝術觀點都獲得很大的交換,並在工作坊中產出以駭客松形式以最後三天產出數件以泰雅織品形式為主體的電子織品創作。目前本活動紀錄也持續透過藝術家在國際曝光中。國內的媒體則有原民臺和台北時代報導,活動成果也在空軍總部的紅房Red Room展出15天,紅房是一個數位平臺兼展演空間,主要目標是推廣少數民族團體文化。
此研討會「電子織品 X 民族文化:從游牧式文化交換,到科技思維的的社會設計運動」舉辦在工作坊之後,就工作坊共同經驗,並以「服誌」概念為主軸,分為「科技:穿戴式科技產業與DIY自造文化」、「經濟:電子織品運動與新型態文化經濟模式」、「人類學:文化典藏與社區藝術運動」等三項主題,各別以藝術家自身經驗為出發,先就藝術家本身有連結的作品做發表20分鐘,再依各組主題進行20分鐘討論,現場開放觀眾提問。
討論脈絡大略就「電子織品」串連「民族織品」兩主軸交綜討論,探討藉由二者經驗創造有別於量產與商業資本的第三方社區營運模型,如偏鄉藝術祭、以電子織品為主題的小型駐村基地等模型。一角度從民族為主體來看「電子織品」科技成為傳統織品文化典藏的推手的可能性推演;從電子織品藝術角度來看的話,民族工藝團體有無可能在未來以DIY形式,成為服裝物聯網的生產外環,或是利用傳統技法和傳統工法、天然纖維提鍊技術啟發藝術家、如在生物織品層面。除此主軸外亦有少量討論觀注在當代科技趨勢和穿戴織品的市場性,雖並非本次論壇主題,但依觀眾發問可得知一般民眾對穿戴式科技的好奇依然是實務應用成份居多。
在第一場的討論中的發問中主要在於針對DIY文化、創客型的藝術家對於本次活動的反應感想,以及對象社區就於科技介入所衍生出的供需、主從問題,以及對象社區對科技的理解程度是否適合做為社區發展長期依賴的材料元素;具數位製造元素的DIY活動是否能夠在成品面拓展傳統工藝的實際應用等。
在第二場較著墨在經濟和科技的討論中請到黃博雄博士,爾後藝術家Ricardo在Medium上就本次研討會發表的文章中提到,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一些藝術家對於台灣紡研所目前發展出可洗、可拆的穿戴心跳監控產品感到意外,也對這些心跳感測的穿戴式織物的市場性感到好奇,這代表台灣在穿戴發展的社會面、市場行銷面上和歐洲是相距不大的。
在第三場的投影片中,藝術家皆舉例了科技、媒體和傳統工藝合作的社會計畫,並都有關注在數位藝術和工藝織品中普遍的數學性的巧合,此種共通點通常多成為藝術家藝術創作的手段,但亦可成為電子織品中「科技典藏文化」的技術;又如藝術家Jonathan提到古科學中紀錄航海路徑的方式如自東南亞南島移民文化中發展出來的波利尼希亞導航系統,企圖借鏡古科技來討論現有科技與傳統織品合作的可能性,他更引用德國理論主義者Friedrich Kittler的主張:What remains people is what media can store and communicate來強調科技在文化傳播上的角色,以及媒體本身有其依邏輯發展而產生的主體性,並非人類社會的延伸偽足。Tincuta則提出如90年代戰略媒體一詞關於社會運動者如何利用藝術來影響主流經濟、文化方向。
本研討會總體以廣而淺的討論綜合討論之,主要傳遞了電子織品在藝術上和商業上的大略當代視野以及前景背景,自90年代MIT開發了穿戴刺繡的小型電腦與Lily Pad到近代Google和Livis合作的觸控紡織介面Jaqcuard Project,和電子織品藝術家十天在工作坊中的感想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