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創作支持系統之「給藝術家的行政課」

  • 2023年創作支持系統之「給藝術家的行政課」|聚思製造端|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3年創作支持系統之「給藝術家的行政課」|聚思製造端|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3年創作支持系統之「給藝術家的行政課」|聚思製造端|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3年創作支持系統之「給藝術家的行政課」|聚思製造端|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3年創作支持系統之「給藝術家的行政課」|聚思製造端|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3年創作支持系統之「給藝術家的行政課」|聚思製造端|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3年創作支持系統之「給藝術家的行政課」|聚思製造端|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3年創作支持系統之「給藝術家的行政課」|聚思製造端|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3年創作支持系統之「給藝術家的行政課」|聚思製造端|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3年創作支持系統之「給藝術家的行政課」|聚思製造端|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聚思製造端(原立案名:思劇團)以「民間獨立藝文平台」為發展目標,並以「匯聚人才與能量」作為核心,聚焦藝術創作者支持陪伴、連結國際藝文生態。本團透過多年來累積的產製觀察及陪伴經驗,發現在作品的產製過程中,製作與創作的思維與立場有時會產生矛盾關係,為使創作與製作溝通狀況更為良性友善,於本計畫期間藉由本團的業界經驗主持辦理藝文職涯知能共學課——「給藝術家的行政課」,旨在建立獨立創作者人才培育機制,提供獨立創作者基礎行政認知。同時透過課程同步營建藝文圈內新生代獨立創作者及高階行政/製作工作者之經驗分享及共學網絡關係,使計畫中不同角色的互相提問、觀察與探索答案。

計畫在扶植新生代藝術家的同時,以共學、近距離的交流使計畫內各創作、製作及行政人員都能開啟較廣角的生態思考,雙向增加彼此了解,開啟彼此職涯人脈資源累積,主動地在平台中交換與分享各自立場、經驗與需求,跳脫大環境的單向供求狀態,以建立主動、思辨、互相觀察和友善角色,支持藝文生態整體的正向循環。最後計畫也以書寫紀錄的機制,持續紀錄及積累計畫人員經驗成果,形成數位資料庫,擴大計畫的對整體藝文環境的知識傳承意義及正面影響。

計畫期間舉辦藝文職涯知能共學課程、內容涵括藝文生態掌握理解、基礎製作行政知識及創作者職涯發展。藝文職涯知能共學課程於2023年5月至7月舉辦,共執行8堂課程。本團亦以課程書寫觀察的方式發展完善的官網檔案化紀錄,在宣傳本共學課程的同時,同步吸引跨世代、多角色藝文業界工作者對平台共學理念和生態的關注,過程中書寫及上架課程紀錄8篇,期待引發更多藝文生態的討論。

歸納本計畫達成之效益:

  1. 進一步建立獨立創作者人才培育機制,以客製方式開創以「創作者」為主體的密集知能課程系列,建立新生代創作者的基礎行政認知概念,藉此創造生態穩健溝通工作關係。
  2. 成功串聯業界具經驗的創作者、製作及行政人員,建立雙向共學的經驗交流關係。
  3. 藉由計劃的共學過程打開新生代獨立創作者的職涯人脈資源累積。
  4. 透過將課程過程紀錄書寫,相關經驗和知識被逐步檔案數位化,持續在網絡上累積彼此討論,並且擴大知能內容的持續性討論及影響。

本計畫之具體量化成果效益:

  1. 期間舉辦8堂藝文職涯知能共學課程,共計292名獨立創作者報名參與。
  2. 期間上架發表8篇課程紀錄書寫文章。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聚思製造端

立案日期

2013/07/26

負責人

高翊愷

團體簡介

自2013年起,「聚思製造端(原名:思劇團)」於大稻埕地區經營「思劇場」空間起家。以「民間獨立藝文平台」自居,團隊成員皆以藝術行政組成,近年來不只營運藝文空間「思劇場」,營運目標更以「人」為核心,並且運用硬體空間及軟體資源(如:空間場地、藝術行政力、國際網絡資源等),聚焦於營運藝文空間、扶植新銳藝術創作者、規劃藝文節慶活動、連結國際藝文生態等服務項目。

聚思製造端的核心概念以「人」為根本,並尋求表演藝術與其他藝術領域跨界、跨平臺共同創作的更多可能;一方面打造以「思劇場」為實體空間經營的藝術家創作共享平臺,同時也以此空間吸納多方創作領域之養分和創意,探尋舞臺表演與影像表演在未來的更多可能性。

近十年來的營運下,在「思劇場」的親密空間內聚集了相當強大的藝術能量,因此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極富才華的創作者,在此股能量的驅使下,結合團隊的「藝文平臺」服務精神與「空間」,更將自己定位為民間創作者交流平臺,進行媒合計劃的角色。

2021-2022年重要活動:

  • 2022年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治警事件百年紀念劇本創作工作坊」
  • 2021-2022年 微型創作陪伴計畫
  • 2021-2022年 東南亞當代表演藝術性別創作網絡計畫
  • 2021年 聚思製造端 ╳ PANDA表演藝術網絡發展協會系列養成計畫:藝術行政需要「溝通」的大小事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