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想像與重構:一九六〇年代台灣電影中的「都市」再現

黃彥瑄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都市想像與重構:一九六〇年代台灣電影中的『都市』再現」旨從1960年代電影中挖掘都市的「空間性」,並以歷史性的考察輔以電影脈絡的取向進行系統性的研究。在60年代中,社會正面臨著現代化的轉型浪潮,從而見得「鄉村/都市」的二元對立性。

若將都市從鄉村的對比性中獨立出來,60年代的「都市」意象又是為何?它召喚的是什麼樣的歷史經驗以及對都市空間的想像?電影中的城市再現不僅跟創作者之美學素養有所關聯,更受到政治性的官方話語影響。因此,都市形象之塑造是複雜的,其中更牽連著資本主義、現代性,甚至是國家意識型態的影響。

在研究目的上,可分為三點:

  1. 透過對時代性的考察,重構60年代「都市」之時代精神與歷史意義。
  2. 電影中的「都市呈現」是涉及詮釋角度、風格美學的問題,因此在研究上需釐清官方話語與時代美學間的平衡。
  3. 從性別的角度著手,看待個體如何對應外部的空間變化,而影像又如何影響「性別與空間」的關係。

研究成果內容摘要

本計畫是對60年代電影中的空間再現進行研究,此研究目的上並非是要試圖標示出電影實際拍攝時的地址,而是試圖以拍攝者(敘事者)的視角還原於60年代對於「空間」意義的形構。因此,在本計畫主張去側重電影敘事中空間的隱喻,是如何被想像、重塑出來的。在具體的分析策略上,「電影空間」的再現可區分為鄉村/都市的二元結構。區域差異的凸現即是源於新興資本主義下的現代化進程,從而使得城鄉差距日漸擴大。

除此之外,在國家政策的影響下,影像的呈現被包裝成「非寫實的寫實主義」又或是被電檢處要求刪改,而只能呈現片面的真實。在研究成果中,鄉村的呈現是被造作出的真實,以美好的自然風光美化勞動行為。無論是在台語片抑或是國語片中,鄉村都被投射以心靈原鄉的美好想像。從另外一方面來說,都市是充滿慾望的、進步的想像,它的矛盾性反應了當台灣逐步邁入工商業社會後的迷茫。總體而言,研究者主張在電影空間的呈現是雜揉了政治、資本及性別的多重交織性,於此影像中的空間並非是全然客觀的,而是充滿著權力的角力作用。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黃彥瑄

筆名/別名

黃彥瑄

Name

Yen-Hsuan,Huang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21/07

    黃彥瑄:〈全球資本主義流動與新移民身份認同:《拉馬與拉拉》、《以啟山林》、《遙遠之地》〉,《釀電影》,2021年7月。

  • 2020/06

    黃彥瑄:〈國族重構:《返校》觀看者的「國族認同」解讀〉,台灣:中華傳播學會,2020年6月。

  • 2019/06

    黃彥瑄:〈金棕櫚與豐收的韓國影視產業——奉俊昊和韓國大片時代〉,發表於《想想論壇》,2019 年 6月 6日。

  • 2019/03

    黃彥瑄:〈六〇年代知識青年的生活圖景:林懷民〈蟬〉中的「空間性」〉(「第 二十五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國文系,2019 年 3 月 16 日)。

  • 2019/01

    黃彥瑄:〈政治如何改造藝術和愛情?談《沒有煙硝的愛情》中的知識 份子與愛人〉,發表於《想想論壇》,2019 年 1 月 3 日。

  • 2019/01

    黃彥瑄:〈怪胎與邊境:《邊境奇譚》中的自我歸屬問題,發表於《放映週報》,2019 年 1 月 8 日。

  • 2019/01

    黃彥瑄:〈「意象」作為電影的解讀策略 ——《蒙上你的眼》中的象徵 形式〉,發表於《思想坦克》,2019 年 1 月 25 日。

  • 2019/01

    黃彥瑄:〈風格的變異:從《陰風陣陣》到《窒息》的電影改編〉, 發表於《映畫手民》,2019 年 1 月 29 日。

  • 2019/01

    黃彥瑄:〈宮廷之內,鬥爭之外——《真寵》中的性別與權力關係〉,發表於《想想論壇》,2019 年 1 月 31 日。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