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的邊界: 首爾國立現代美術館MMCA駐村計畫
牛俊強
牛俊強此次駐村交流,藝術家藉由南北韓交界處的作品拍攝,和日常與當地人的訪談,呈現韓國集體意識下的「邊界」和「認同」,同時透過來生的想像,藝術家與當地展開交流與對話。
在一些情況下,「邊界」可能會影響到「認同」。例如,某個區域的地理分界可能會導致該區域居民形成特定的認同感,因為他們共享相似的地理環境或生活方式。同樣地,社會文化上的分界也可能會導致不同社群形成截然不同的認同感。
此次駐村將以南韓的集體意識探訪與研究為開端,以下就從媒體、文獻上所搜集的資料,來討論「邊界」與「認同」。
我好奇在韓國陽性結構下,陰性能量運行的狀態。而此次我希望合作的對象為男性。前面的資料採集,韓國男性易為其社會陽性結構顯現者,對其結構下的影響與感受應該也最多。再者我想陽性結構下邊界的意象應該會有滿多層次,它可能會關於民族性的、社會地位的、國界的,再到心理層面的。而我的接觸與轉化方式是以陰性(內在敘述)方式進行。向內梳理,其實就是一種往內的認同。
此計畫也包含了11月初在駐村點的聯展和個展。
牛俊強
Niu Jun Qiang
-
2022/12
我相信你
-
2022/09
回憶:亞洲女孩
-
2022/03
海潮:陰陽與處方
-
2020/10
彰顯 Reveal
-
2020/03
邊界 (系列) The Borderline (series)
-
2020/01
海潮 The Tides
-
2019/08
內關(系列) Nei-Guan (series)
-
2019/08
暫時性 Temporal
-
2018/11
無題(系列)Untitled (series)
-
2021/03
第8屆倫敦國際影展最佳外語紀錄片提名
-
2021/03
第8屆倫敦國際影展最佳外語紀錄片導演提名
-
2021/02
第7屆ARFF柏林電影節最佳實驗電影
-
2020/08
第42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入圍
-
2020/05
第53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最佳實驗電影銅獎
-
2019/05
第17屆台新藝術獎入圍
-
2014/05
第12屆台新藝術獎入圍
-
2013
第35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
-
2010
臺北美術獎,入選,臺北市立美術館
-
2023/12
臨在-牛俊強個展
-
2023/08~2023/09
回到那座山-廣慈公共藝術計劃
-
2023/06~2023/10
我們在此相遇—天美藝術基金會聯展,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台灣
-
2023/06~2023/09
比岩石更重: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回看計畫,新竹市美術館,新竹,台灣
-
2023/04~2023/06
抽象之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台灣
-
2023/03~2023/04
拋爾控固力:島嶼現代性之夢,台南市美術館,台南,台灣
-
2022/12
Ovni錄像藝術節,尼斯WindsoR旅館,尼斯,法國
-
2022/11~2023/12
彰顯 — 2022牛俊強個展,瑪德蓮畫廊,台北,台灣
-
2022/09
Island Bar,台北藝術節,台北表演數藝術心,台北,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