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狂之詩~身體美學研究計畫

  • 武道狂之詩~身體美學研究計畫|烏犬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武道狂之詩~身體美學研究計畫|烏犬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武道狂之詩~身體美學研究計畫|烏犬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武道狂之詩~身體美學研究計畫|烏犬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武道狂之詩~身體美學研究計畫|烏犬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武道狂之詩~身體美學研究計畫|烏犬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烏犬劇場對內的「武道狂之詩~身體美學研究計畫」,烏犬劇場與三位演員和一位舞者進行長達一年的武術訓練。由團長少君給予演員武術訓練。訓練課程經少君思考哪些武術類型或練習方式對表演者具實驗性質及有幫助而挑選的,內容包含太極拳、摔技、拳擊、格雷西及簡易的猴拳套路。每次會有基礎練習,並以雙人對練形式為主,再視演員學習狀況增加難度,同時練習的目標及思維也會改變,例如:格雷西的兩分鐘對練,兩人要以奶油蛇的意象或是不要輸的心理狀態來練習。

對外的「武道狂之詩」大師工作坊是邀請三位武術老師,一位是學習武術及筋膜條理的林明輝老師,以及兩位在武術學習超過二十年以上的謝君韜老師、陳江山老師。藉由武術中講求的「身、氣、意」,讓三位老師分別分享認識身體結構、身體的連動以及氣勢的課程。工作坊對象為劇場相關表演者、教學者及身體工作者,希望三堂連貫的課程內容能給予學員在思維上及身體有更多的發現或改變。

「武道狂之詩」身體美學研究計畫呈現由烏犬劇場的團長及藝術總監說明為何以武術結合表演的實驗目的,以及兩位合作演員進行分享訓練心得。兩位演員分別是一位是專業戲劇畢業的演員,另一位是專業舞蹈畢業的演員,以進行一年的武術訓練如何影響表演及生活的過程為實驗目的一個客觀結論。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課程師資表
相關成果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烏犬劇場

立案日期

2011/05/11

負責人

彭子玲

團體簡介

「烏犬劇場」(The Black Dog Theatre)的成立,是一群台灣新生代的劇場工作者,期待藉由小劇場的實驗精神,透過各種不同的藝術行動,喚醒「人」在真實世界被結構、擠壓的記憶與空間,探索生命裡各種不同的假設,打開「人」身上更多的多元性、可能性與能動性。

在台灣,烏犬是所有顏色犬類中為數最多的,無論在車流穿梭的馬路邊,抑或無人的深山中,都能尋得他們烏溜溜的身影。所有的烏犬看來多麼相似,卻唯有看進他們的雙眼,才可能讀出每一隻烏犬的歷史、分辨每一隻烏犬的獨特。人們也是如此,隱身在社會結構所形塑的家庭關係、權利關係、或各種複雜交錯的關係背後,一個真實生命彷彿只有一種毛色、一種歷史、一種面貌、一種故事版本,窄化了人與人的可能性,也餵養了啃蝕生命能量的野獸。

我們希望透過藝術將人片斷的生命逐漸開展,以劇場作為反映迴身、再次創造的空間,在時空兩個維度的參與下,拼湊起別人踩過去都來不及的生命碎片。 烏犬劇場於2011年推出創團首演「豐饒之地」,於牯嶺街小劇場連演10場。2013年,推出第二部作品「你用不上那玩意」,本劇並榮獲牯嶺街小劇場2013年度最佳演出節目。2015年,推出第三部作品「我要乖乖的活著」,本劇獲第十四屆台心藝術獎初選提名。2017年推出烏犬劇場第四部作品「二路埋伏」,本劇獲牯嶺街小劇場年度評審團大賞。

從2011~2019年,烏犬劇場積極推動「Giving Away the Theatre」表演藝術教育系列推廣計畫。近年來與不同政府單位合作,推動高關懷青少年的表演藝術計畫,包括:「烏來青少年小劇場」、「福山部落TIE戲劇營隊」、「新北市高關懷青少年小劇場」等計畫。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