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處之棲

葉佳蓉

  • 非處之棲|葉佳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非處之棲|葉佳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非處之棲|葉佳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非處之棲|葉佳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非處之棲|葉佳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非處之棲|葉佳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非處之棲|葉佳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非處之棲|葉佳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非處之棲|葉佳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非處之棲|葉佳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非處之棲|葉佳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非處之棲|葉佳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非處之棲|葉佳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非處之棲|葉佳蓉|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非處之棲》展覽簡介

在台灣,無家可歸而露宿街頭的人通常被稱為「遊民」。近年由於社會服務界的善意,而改稱為「街友」-居於街道上的朋友。在日本除了使用外來語Homeless,也有人稱其為「路上生活者」。不管是街道上的朋友或在路上生活的人,都說明了這樣的生活模式並非居無定所,只是這些場所可能是斷裂於日常的異質空間(Heterotopias)。異質空間的存在是因為和—般社會規訓的均質產生了的偏離, 讓這些地點所反映的討論空間消失於現實。

異質空間的存在遠早於這個詞彙的出現。以被都市溢出的遊民為例,工業革命之後在西方社會中最大宗是從鄉村到都市尋找工作不成的失業工人。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更確立了遊民的組成以流動勞工、移民勞工為主。然而,在1960年代,哲學上的新思潮大量顛覆了傳統社會結構。因為反對將罪犯、精神病患和殘障者收容於機構中,造成不人道的社會隔離在1963-1981年間美國關閉了百分之七十的精神病院,冀望由社區設施來替代卻造成這些從機構中解放的精神病患,因為缺乏照護最後又流落街頭,彷彿被機構遺棄。伴隨著1980年代英美新右派政府緊縮了社會服務的支出社會住宅和失業救助的減少讓遊民體系— 直沒有得到改變。

擁有不同歷史脈絡的台灣,根據林萬億教授在1995年執行的遊民問題調查分析,遊民形成的最大原因是來自家庭關係不良或是家庭解組,第二大原因類型則是因為意外事故、職業災害或其他原因導致失業。其次才是個人適應不良(即身體殘障或精神疾病導致)。而同樣因為失業問題在90年代遊民人數大增的日本,根據厚生勞動省在2007年執行的全國遊民生活情狀調查,希望能找到穩定工作的有35.9%,希望能維持現況繼續野宿生活的則有18.4%。而路上生活中當中最常見的工作通常是拾荒或是日支的工地勞動。在這當中,生活於都會中的遠比在鄉村或郊外的遊民來得多。他們和當代都會相互依賴,融入現代社會,成為都市樣貌的—部份。

解構思想出現已經超過半世紀,都會遊民存在的研究,透過各種書寫模式,留下許多資料。在暢銷推理小說家羅絲馬莉歐貝(Rosemary Aubert)的創作裡,遊民變成推理小說裡的要角。在名小說家和劇作家保曜奧 斯特(Pau丨Auster)的 小說末日之城裡更直接地把未來都市變成只有廢墟和拾荒維生的居民的都市。 但是,游離的生活形態被看見並非因為生活場所從角落轉移到亮處而是因為這種異質的、體制外的樣貌,已經變成—種面對現實的選項。我們並非選擇是否要進入這些空間· 而是這些空間的屬性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被我們自己開啟。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展場圖片
活動紀錄
文宣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