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口述影像計畫(第一階段)
王昱程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以「文化平權」為號召,發展口述影像讓視障者也能進入劇場欣賞演出便是其中一項重大工程。為發展舞蹈口述影像,本計畫「舞蹈口述影像計畫(第一階段)」旨在透過身體工作坊找尋一個可分享舞蹈的語言基礎,集合了一群有著跨領域背景的舞蹈教育者、表演者、編舞者、研究者、評論人、職能治療師和視障者,企圖從身體出發,以研究、共享與互相學習為導向,尋找舞蹈口述影像的可能性。
本計畫共計6位跨領域舞蹈工作者與11位視障朋友合作,進行5次身體工作坊、7次教案會議、觀賞5檔舞蹈演出與1次視障者服務機構參訪。其中最主要的工作重點則是放在5次的身體工作坊當中。
在5次舞蹈工作坊中規劃三大主題「身體感知」、「動作分析」與「舞蹈技巧」:
- 無論是觀賞任何形式的舞蹈,都是一次「身體感知」的分享,透過觀看舞者的身體,引發觀眾身體的感覺。為補足視覺這道橋樑,這個主題重點在於讓視障者能夠透過呼吸、接觸、重量的交付,來感受自己和他人身體的動態。而強調「身體感知」的方法也成為引導後續主題的重要工具。
- 「拉邦動作分析」(LMA)是一套對身體所有動作進行系統化分析的方法,在古典理論當中也將動作的內涵和情緒連結,而拉邦動作分析涵蓋絕大部分的動作可能性,也常被應用於肢體開發的課程當中。透過兩次的工作坊,分別嘗試了動作分析理論當中的「形狀」與「勁力」兩個子題。
- 「舞蹈技巧」族繁不及備載,我們依循著身體感知的方法,訂定了兩三個子題:「跌落與復原(Fall & Recover)」、「推與拉(Push & Pull)」和「雙人舞與群舞」。透過三個子題,讓視障者感受肌肉的運用以及自己和地板或舞伴之間的關係,三組技巧子題的設計都是從相互抵抗之力出發,透過力學上的平衡,因此視障者透過跟舞者工作,察覺自己動作的方法。而若從台灣舞蹈的發展來思考,「芭蕾」更是一個重大的影響,無論是外在的造型還是身體內部的運作,都極有可觀之處。在不受傷的前提底下,我們也試著讓視障者體驗芭蕾腿功的肌肉運用,感受「非日常」、「舞蹈化」、「精緻化」的運用身體的可能性。
活動紀錄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王昱程
Name
Wang Yu Cheng
作品紀錄
-
2017/12
笑容的特寫《70種笑》(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17/12
用盡力氣在一起《插銷》(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17/12
好遙遠的《抽屜三》(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17/12
踩著複調的腳步《久酒之香》(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17/12
回到動覺同理《黃翊與庫卡—2017特別版》(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17/12
通俗的成全《羅生門》(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17/12
舞蹈的地誌書寫《關於島嶼》(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17/12
還在路上的《吉卜拉》(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17/12
回歸對人的理解《LAB參號-不知為何物》(表演藝術評論台)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17/01
舞者|2016臺北雙年展《在伊凡.瑞娜的每日改變的持續計畫後,再度改變的連續計畫》
-
2016/07~2018/07
舞者|2016三十沙龍創作平台《一場關於親密的冒險》(蘇品文編舞)
-
2016/02~2016/06
歌隊演員|客家大戲《香絲.相思》(李小平導演)
-
2015/05~2015/06
導演、演員|《愛情生活》、《杏仁豆腐心》
-
2014/08~2014/09
導演|2014臺北藝穗節《三毛塚(種)》
-
2014/08~2014/09
編舞者|2014臺北藝穗節《跳舞的女孩談不起戀愛》
-
2014/08~2014/09
演員|2014臺北藝穗節《我們的秘密》
-
2014/05
製作人|中正音樂劇IV《再一次,夢想》
-
2013/02~2013/06
總召集人、舞者|看嘸2013《人生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