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熱帶醫學的始端:屏東近代醫療的足跡(1860-1945)

  • 臺灣熱帶醫學的始端:屏東近代醫療的足跡(1860-1945)|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臺灣熱帶醫學的始端:屏東近代醫療的足跡(1860-1945)|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臺灣熱帶醫學的始端:屏東近代醫療的足跡(1860-1945)|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臺灣熱帶醫學的始端:屏東近代醫療的足跡(1860-1945)|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臺灣熱帶醫學的始端:屏東近代醫療的足跡(1860-1945)|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臺灣熱帶醫學的始端:屏東近代醫療的足跡(1860-1945)|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臺灣熱帶醫學的始端:屏東近代醫療的足跡(1860-1945)|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從現今臺灣的政經角度來定位屏東,屏東可能會被定位為一個遠離中心的行政區域,但若追溯阿緱廳的歷史,可發現在臺灣的熱帶醫學以及公共衛生上,屏東便佔有極重要的起始地位。

從17世紀荷蘭人來到屏東平原,就發現屏東地區是個瘴癘盛行的地方,但近代醫療一直沒有被引入屏東。在1874年日本出兵屏東琅嶠地區的牡丹社事件中,屏東的風土病與擴散迅速的傳染病重創日軍,而使日本政府在殖民統治臺灣後,對熱帶醫學投入大量的研究。

日治時期是臺灣真正開始實施近代醫療措施的階段。從建立最基礎的公共衛生措施,到建立屏東第一所醫院,逐步使近代衛生醫療觀念及設施深入屏東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明治29年(1896),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傳染病預防規則」,明定霍亂、鼠疫、痢疾、天花、斑疹傷寒、傷寒、白喉及猩紅熱為法定傳染病,明治32年(1899),進一步成立「臺灣地方病及傳染病調查委員會」,同年11月25日訂定機構規程,以期能針對各種傳染病嚴格執行檢疫及預防措施,希冀藉此得能有效防遏。

大正9年(1920)以降,殖民政府透過地方官廳推行保健衛生活動,紛紛於各地舉辦衛生教育宣傳活動,主要以電影傳播、衛生展覽、演講等多元方式進行衛生觀念宣導。日治初期,日人除了得面臨各地此起彼落的反抗勢力,最大的考驗在適應遠比母國溼熱的氣候及各地傳染疫情。

由於臺灣傳統家屋大多缺乏排水設備,一旦遭逢大雨,常使污水因此滲入家屋,或積滯於家屋周圍,而成為蚊蟲繁殖與霍亂、赤痢或傷寒流行的媒介。日治初期,殖民政府為改善臺灣的公共衛生環境,乃將下水工程視為重點項目。明治29年(1896)當時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邀請爸爾頓(William K. Burton)來臺擔任衛生工事顧問,其學生濱野彌四郎也以助手身分同行,來臺擔任土木部技師,陸續完成基隆、臺北、臺中、臺南等主要都市的水道計劃和建設。明治32年(1899)4月19日,臺灣總督府以律令第六號公布《臺灣下水規則》,同年6月20日,復以府令第四十八號公布《臺灣下水規則施行細則》,將下水道分為「公共下水」與「私設下水」。其中「公共下水」由地方官廳管理,「私設下水」則由地方官廳指定,受其監督,由建築所有者或土地業主管理。基本上,殖民政府對於公共設施與私人建物之下水設施要求極為嚴格,一旦發現有妨害衛生之下水排放,可立即要求限期廢止或命令改建。

直到日治後期,屏東縣的各種傳染病如鼠疫、霍亂、天花等已近絕跡。不過,太平洋戰爭結束後不到一年,臺灣南部的霍亂、天花竟又復起,凸顯國民黨政府在防疫事務上的缺失,如海港檢疫不力、檢疫行政業務混亂、設備不足、專業人員欠缺、經費闕如及執行偏差等問題。兩相對照,也充分呈現日本殖民政權在公共衛生方面的努力與成就。

雖然日本統治臺灣後即運用國家權力控管公共衛生,試圖控管屏東地區的傳染病,然而1918-1920年間,屏東地區連續遭逢流感與霍亂的交互侵襲,對於當地的社會秩序、生命安全、經濟景況造成甚大的衝擊,以1918年的流感疫情為例,共造成62,938名患者,即約四分之一的廳民感染,2,237人死亡的可怕數據,3.55%的死亡率更高居西部行政廳中的第三位。而霍亂超過六成的死亡率,對於人心亦是甚巨的衝擊。

衛生改善成果一向是日人對國際宣揚治台成績的主要項目,且隨著統治經驗的累積以及醫療技術的進步,對於疫病的抑制成果日漸浮現,也使得民眾的壽命累積得以逐步延長。但從這兩場國際性疫病的情況,災情仍然相當嚴重。官方在面對不同性質的傳染病時,也出現了不一樣的措施。霍亂是法定傳染病,對於公衛體系而言也有長久的接觸經驗,並已有技術可以觀察到病源體,故可迅速組成行政小組,並調動醫療資源及基層體系運用,死亡率雖高,確可將疫病侷限於某一範圍內。病情之所以會爆發從此兩年(1918-1920)內的情況來觀察,也多屬於意外產生。流感則出現截然不同的狀況,其並非法定傳染病,1918年時官方也是第一次接觸到大規模的流感疫情,故應變較慢,導致患者、死亡者人數皆達到空前的地步,擴散範圍甚至深入原住民區域及南端的恆春地區,幾告全境淪陷的情況。1920年再度應戰時,雖可看出出現包括疫苗、宣導歌等作為,而就傷亡數字來看確較前一波和緩,但是否是公衛體系的努力所致仍不無疑問。

兩項國際傳染病的接連來襲,對於屏東地區的公衛體系實是艱鉅的挑戰,從中並可看出不同疾病所產生的不同衝擊。對於屏東地區的醫療史研究,顯係仍有眾多的面向值得更進一步分析。

作為屏東第一個近代醫療設施,守護屏東居民健康重鎮的屏東醫院,其設立背景,是為展開對瘧疾的防治與醫療策略。

昭和5年(1930)臺灣總督府基於國際鴉片協定的規定以及杜聰明博士的建議下,於臺北首設更生院,在這樣的背景下,屏東醫院也在同年由臺灣總督府編列預算,新築以收容鴉片吸食上癮者為主的「更生院」。

屏東醫院設立以來,不但提供屏東居民醫療服務,也成為培育屏東地區醫療人才的一環,幾位曾服務於屏東醫院的醫師,後來都在屏東街開業,甚至到戰後仍持續在屏東進行醫療貢獻。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資料選介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