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變體

馮馨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歷史變體|馮馨|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歷史變體」展覽挪用社會語言學中的「語音變體」,通常指稱單一語言在不同區域中衍生發展的地域方言,透過由語言文字構成的歷史敘事為思考基點,以此狀態比擬解嚴之後,教科書版本開放,歷史論述不再是單一的官方論調,歷史的起點開始出現分歧,課本編撰產生之歷史書寫差異性所造成動盪與不斷變化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如何形塑對於自體的文化認同?而經歷過戒嚴時期的一代在解嚴後,面對過往諸多認知的翻轉,如何在落差中重建認知?在此我們必須先釐清歷史的生成必然是伴隨著書寫者的主觀與其背後的意識形態,執筆者如何篩選、呈現史料,在這段選擇的過程便是意識的運作,掌握歷史論述話語權的人,也同時掌握了權力意識的形式、傳播。

當歷史生成與書寫的權力開放,歷史將不再依附國家認同;而國家認同的崩解過程,則使得我們面對歷史需重新檢視過往累積的史料檔案,並開始能閱讀到背後的意識形態,將其成為個人可以再重新認知、編織的歷史觀點。那麼這樣的編織過程,不論是藉由史實對過往論述翻案,又或是將這樣的敘述拆解後再述,我們將發現其不脫離一個核心:我們如何想像自身。本展邀請三位台灣藝術家饒加恩、鄧兆旻、劉致宏,以及兩位長駐台灣的馬來西亞藝術家區秀詒與法國藝術家澎葉生,以歷史架構的生成出發,試著將歷史生成的過程與結構拆解,並以這些作品試圖彼此應對、交織對話。

如果能意識到歷史結構性的問題,挖掘與翻轉過去仍待解的檔案,或許便能奪回書寫。在來回組織、閱讀與自審的過程,也反映我們是如何思考自身,以重新書寫將我們的認同形塑為文化,回應當下的現實,並將現實導向未來。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展示
展場圖片
作品明細表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馮馨

Name

FENG Hsin

作品紀錄
  • 2015/05

    《造音翻土:戰後臺灣聲響文化探索》 ─〈最道地的台灣聲音快炒:失聲祭〉 遠流文化出版(2015.5)

  • 2015/05

    《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新媒體策展的開端─「發光的城市」(2000)〉 典藏藝術家庭出版(2015.4)

  • 2015/05

    《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展覽如何發聲─從「燕子之城」(2006)回望「盆邊主人」(1997)〉 典藏藝術家庭出版(2015.4)

得獎紀錄
  • 2012/07

    財團法人當代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專業經營人才自行申請工作進修補助計畫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18/07
    ~
    2018/09

    歷史變體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