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堃五年創作計畫 (1/5)
「王仲堃五年創作計畫 (1/5)」,今年2023年,玩「風」。創作者在傳統雕塑與科技藝術媒材間,找到物理機械的自然動態,深深著迷於不可預期的自然效應。這也是從數位藝術創作的背景,返回創作的實驗性,可得到諸多的不管在創作的技法上,也在對於創作的議題總有許多的思辨。所以暫以一年到五年的循環作為階段性的創作目標,今年研究了許多風的動力機關,也比較從理論與實驗的角度著手。才進而延伸到創作的應用上。
從2018年「風聽系列」作品的延伸:2021年個展,於就在藝術空間展出了先前駐村開始發展的「風聽系列」作品,從作品的製作試驗,思考了許多關於純粹的雕塑造形,因為簡單的物理機械平衡,來捕捉風在空間中不可見的流動,再轉化為動態與聲的隨機聲響。在同年公共藝術作品也使用了風作為動力來源,或驅動發電裝置或驅動樂音的演奏,每件作品都緊緊的與空間當下的風呼應。在幾年間的作品發展中,也逐步發現需更花時間逐一試驗的課題。
預期目標:
- 風的姿態與物理機械補風造型的研究,力矩與風的關係。
- 不同風量,可以驅動的裝置。
- 畫出十件風的想像的草圖,並計畫擇一製作。
王仲堃
Wang Chung-Kun
-
2022/05
聲瓶蹺蹺板
-
2022/04
風聽 - 2022 - T
-
2021/08
風聽 - 2021 - P
-
2019/11
音陣 | Acoustic Array
-
2019/07
搖擺笛
-
2018/06
風聽 - 2018
-
2017/11
嗶吐嗶 - 2017 | beTube - 2017
-
2016/07
聲牆 - 號
-
2016/01
聲牆
-
2019/06
C-LAB CREATORS 龐畢度IRCAM 交流計畫
-
2018/04
日本橫濱BankArt駐村交流計畫
-
2013
里昂音樂院駐村
-
2013
臺北美術獎優選
-
2012
文建會駐村交流計畫 - 澳洲雪梨ArtSpace
-
2011
「高雄美術獎」,觀察員特別獎
-
2010
「台北數位藝術節—第一屆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
-
2009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 2009-2期」 美術類,展覽補助
-
2008
「台北數位藝術節-超介面」,聲音類,首獎
-
2022/12~2023/03
流.感 – 王仲堃個展(台灣,台北,台北當代藝術館)
-
2022/07~2023/01
兒童藝術教育雙年展《聲音的奇幻異想-5感小旅行》(台灣,新北,朱銘美術館)
-
2021/10~2022/01
奧拉之城#2(台灣,高雄,中央公園)
-
2021/08~2022/09
微風的午後 – 王仲堃聲音裝置展」(台灣,台北,就在藝術)
-
2017/01
瞭望者,法國-台灣聚焦(法國,國立里昂美院)
-
2016/01
藍天之下:生活帶來的種種愉快與不安之間(韓國,光州美術館)
-
2016/01~2022/02
造聲 – 王仲堃個展(台灣,台北,就在藝術)
-
2015/01
城市之音-國際聲音藝術節(比利時,蒙斯)
-
2013/01
2013 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節 – 微型城市(美國,紐約)
-
2013/01
Installations Sonores et visuelles / Grame(法國,瓦倫斯,L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