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韋

※ 歡迎透過以上聯絡資訊取得作品授權或洽談合作

※ 歡迎透過以上聯絡資訊取得作品授權或洽談合作

張國韋(1990年6月4日),臺灣台北淡水人,10歲進入劇校(現為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學習專業特技,八年表演訓練下,奠定了未來基礎,在學校時期在國內演出無數外,也赴大陸、澳洲、紐西蘭等地巡迴演出及進修馬戲。

畢業後隨著興趣進入當時唯一的街舞科系(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動態藝術學系),此階段打開了街舞的視野,參與2009年gatsby街舞大賽(第一名)、2009年all the way live(第二名)、2011年boty世界街舞大賽(第三名),以及近期2015年 boty世界街舞大賽(第三名),現在將街舞及特技兩種風格融合,為主要的身體創作方式。
大學階段同時參與特技空間、新象創作劇團、秀卡司、水立方劇團、mix舞動劇坊…等劇團,後期以mix舞動劇坊發展為主(現為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在團隊參與比賽及國內外演出。2010體健盃-作品祭天(第一名)、2011體健盃-作品影(第二名),演出遍及全台灣北中南各地,在2012年編導團隊作品-《初衣十舞》更受邀自法國OBERNAI新馬戲藝術節、法國亞維儂城外流浪藝術節、香檳區藝術節等地演出,此階段打開他更深的創作動機,因此在大學畢業後,進入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進修創作,此時MIX舞動劇坊團隊也正式改名為FOCA福爾摩發馬戲團,隨後擔任團隊藝術總監,在團一年半期間執行,執行2015高雄衛武營藝術節、2015實驗創作談與零建及英國愛丁堡藝術節……等。

現在已獨立創作為主,發展不一樣的肢體作品,作品有: 《零建》榮獲2015羅曼菲獎助金、《肌哲》2014新人新視野北中南巡迴、《角逐》2015舞躍入圍、《談不攏》2014舞躍入圍、《漫化》2015戲曲學院高中部畢製、《鏡界》2016北藝大年度展演輕.狂作品之一、《3X 口── At the Crossroad》2017戲曲中心新馬戲小劇場、《幸福的我 們》2017張可揚與張國韋雙舞作…。

教學上,更從2006年開始至今,十二年的教學經驗中,也體悟了分享的重要,曾在台北各大舞蹈教室教學,現為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及戲曲學院名俗技藝學系擔任兼任老師。
資料提供時間:
學歷
2013
台北體育學院動態藝術學系學士
經歷
2016-2018
國立臺北市立大學運動藝術學系兼任講師
2016
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兼任講師及編舞
2015-2016
國立台北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兼任講師及編導
2015-2016
FOCA藝術總監
2009-2015
mix舞動劇坊副團長
個人作品
2017
張可揚與張國韋雙舞作《幸福的我們》
2017
新馬戲小劇場《3X 口── At the Crossroad》
2016
北藝大年度展《鏡界》
2015
獲得羅曼菲舞蹈獎助金補助創作《零建》
2014
國藝會新人新視野補助《肌哲》(於北中南巡迴演出)
2013
受邀至法國多個藝術節演出《初衣十舞》。其他作品還有《影》、《角逐》、《談不攏》、《上位者》、《漫化》……等
參與演出
2017
張可揚與張國韋雙舞作《幸福的我們》編舞者
2017
何曉玫MeimageDance 香港藝術節台灣週《默島新樂園》舞者
2017
新馬戲小劇場《3X 口── At the Crossroad》編創者
2016
台北藝術大學年度展演輕狂《鏡界》編舞者
2016
那落巴的劇場《印心》舞者、創作者
2016
白蹈場創團首演《白目》舞者
2016
何曉玫MeimageDance 台中歌劇院開幕《淨水》舞者
2015
FOCA實驗製作《談、零建》創作者、製作
2015
FOCA高雄衛武營玩藝節《人我之間》表演者
2015
BOTY 赴德國比賽編舞者、舞者
2015
英國愛丁堡藝穗節《人我之間》表演者
2015
戲曲學院製作《漫化》導演
2014
北中南巡迴新人新視野《肌哲》編舞者
2014
法國亞維儂藝術節長弓舞蹈劇場《魔弓》工作人員
2014
堅志依涵畢業製作《更衣間》舞者
2014
北藝舞蹈年度展張曉雄《拉赫馬尼諾夫隨》舞者
獲獎紀錄
2015
羅曼菲獎助金:「零建」特技舞蹈與科技裝置實驗創作
2014
國藝會新人新視野專案《肌哲》
2011
藝穗節其他中的其他獎《影》
國藝會補助成果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