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希文 CHIN, Gordon
金希文生於台灣中部小鎮斗六,中學期間則是在日本接受教育,大學就讀美國Biola University,並在該校獲取鋼琴與作曲雙學位。之後則在Eastman School of Music攻讀作曲、鋼琴、指揮,取得該校作曲博士學位。金希文目前任教於國立師範大學,並擔任音契合唱管絃樂團的音樂總監。 多年來金希文經常受國際重要音樂團體、音樂節邀約創作與作品演出。如2004年接受英國Manchester international Cello Festival委託創作,並在該音樂節由大提琴家Felix Fan發表發表【風 時間碰撞的聲響】。2005年在美國Aspen音樂節由林昭亮與紐約Sejong Soloists發表了小提琴協奏曲【福爾摩沙的四季】。Naxos在2007年出版金希文專輯,內容包括給小提琴與大提琴的雙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福爾摩沙的四季】。同年金希文受邀擔任在韓國Pyeong Chang舉辦的 Great Mountain Music Festival節慶駐在作曲家,並由Yu Hyun-ah 與來自紐約 the International Sejong Solists 發表作品給人聲及絃樂團的俳句【Summer Grasses】、【Awakening】兩首作品。金希文所譜台灣第一部台語歌劇【黑鬚馬偕】,於2008年由德國漢柏斯導演,簡文彬指揮國家交響樂團,在國家戲劇院舉行了世界首演。2009年Felix Fan與Heiichiro Ohyama所指揮的Santa Barbara交響樂團,首演了給大提琴及管絃樂團的【浪漫曲】。2009年9月金希文於東京指揮日本ユーオデイア合唱管絃樂團演出,發表單樂章豎笛協奏曲【淨夜】。2010年4月Herbig指揮國家交響樂團與盧佳慧首演【鋼琴協奏曲第一號】;5月在西雅圖發表的鋼琴作品【二月歌】;7月在日本錄製【淚泉】、【初雨】兩首室內樂委託創作,並在東京出版。9月金希文指揮音契合唱管絃樂團發表新作【音樂詩劇 --- 舞後無痕 II】。2011年在日本發表了【詩篇57篇】,在台北發表了【第四號交響曲】,2011年台北愛樂委託創作【流動的回憶】由台北愛樂合唱團及國家交響樂團首演。2013年簡文彬指揮NSO發表新作【三重奏協奏曲¬】;日本Euodia委託創作Clarinet Quintet【Cry out】在日本出版, 並於東京日本首演。由New Asia Chamber Music Society所委託鋼琴五重奏【月夜愁】在2013年11月於紐約林肯中心首演。2014年五月美國Northwest Sinfonietta在西雅圖發表最新管弦樂作品【Fantasy on theme Remembrance】。2015年一月林望傑指揮台北市交演出及樂協奏曲【曠野呼聲】,十月Naxos發行由呂紹嘉指揮NSO與大提琴家楊文信搭配錄製第二張金希文作品專輯,曲目為【大提琴協奏曲】與【第三號交響曲】。2016年在東京發表【淚泉】、【初雨】兩首室內樂作品,台北發表單樂章豎笛協奏曲【淨夜】。2017年3月國家交響樂團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第三號交響曲】,同時也在歐巡Brussels, Warsaw, Linz, Berlin, Vienna, Lyon等六個城市演出【第三號交響曲】。2018年5月將在東京文化會館發表長笛協奏曲【如鷹展翅】。 樂評: Los Angeles Times-『作曲家 … 是位有自信的大師。』 The Boston Globe-金希文的作品『運航在高昂的情感和技巧上』。 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金希文『明顯的擁有令人讚賞的天分,和看漲的聲譽』並認為其作品為『融合了犀利的活力與對絃樂音響有自信的駕馭能力』。 New York Sun -金希文的作品【風 時間碰撞的聲響】,『他的作品宛如一首詩,由不同的聲音在朗讀」。 The San Diego Union-Tribune-『雙協奏曲,刻下痕跡。』 Fanfare-金希文的雙協奏曲,是繼布拉姆斯之後,最好的雙協奏曲。 Hoch dramatische Symphonik-【翻譯】1957年次的台灣作曲家金希文並不如同許多亞洲作曲家,致力將民族傳統素材帶進西方管弦樂的脈絡,而是朝著西方的典範寫出尖端現代的音樂。他捨棄「智識化」的做法而著重表達音樂的戲劇性內容。2006所創作的大提琴協奏曲即是很好的例子: 這份錄音裡噴發而出的能量為聽者留下了爆炸性的印象。兩個快板樂章 ‘Dreams trapped inside the mirror’ 與 ‘After great pain’的部分段落有著清晰的主題,詮釋者並不須特別著意猜測其內涵意旨。在楊文信與與呂紹嘉精湛的引導下,音樂自有其言說力量。第三交響曲的各個樂章也都附有標題--- ‘Plunder’, ‘Dark Night’, ‘Upsurge’---高度的戲劇性在國家交響樂團的精采詮釋下,呈現了台灣的歷史,而慢板樂章更是留下了沉重的印記。
歌劇/清唱劇/舞台劇/音樂劇
管弦樂/協奏曲
|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 長笛協奏曲 | 長笛協奏曲 | 2017 | ||
| 三首原住民歌曲《鼓動的山巒》 | 管弦樂作品 | 2016 | ||
| Fantasy on theme Remembrance | 管弦樂作品 | 2014 | ||
| 眼窗之舞 | 管弦樂曲 | 2013 | ||
| 三重協奏曲 | 三重協奏曲 | 2011 | ||
| 冬之即景 – 溪頭‧小徑‧細雨 | 管絃樂曲 | 2011 | ||
| 浪漫曲 | 給大提琴及管弦樂 | 2009 | ||
| 清澈的午夜 | 豎笛協奏曲 | 2009 | ||
| 愛與死 | 管絃樂曲 | 2008 | ||
| 溺水的舞者 | 給舞者、男高音、及管絃樂團 | 2007 | ||
| 大提琴協奏曲第一號 | 大提琴協奏曲 | 2006 | ||
| 感恩的詩篇 | 管絃樂團 | 2006 | ||
| 寂寞的戰士 | 交響詩 | 2004 | ||
| 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 | 小提琴協奏曲 | 2002 | ||
| 給小提琴及大提琴的雙協奏曲 | 雙協奏曲 | 2002 | ||
| Phantasy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 鋼琴協奏曲 | 2001 | ||
| 追風者的回憶 | 單簧管協奏曲 | 2001 | ||
| 曠野的呼聲 | 擊樂協奏曲 | 2001 | ||
| 交響三部曲《風雨中的家園》、《築橋》、《生之盼》 | 交響曲 | 2000 | ||
| 福爾摩沙的四季 | 為小提琴及絃樂團的協奏曲 | 2000 | ||
| 小提琴協奏曲 | 小提琴協奏曲 | 1998 | ||
| 為台灣的緬懷曲 | 1997 | |||
| 永愛之始 | 小提琴獨奏,合唱團,管弦樂團 | 1996 | ||
| 交響曲第三號 | 交響曲 | 1995 | ||
| 交響曲第四號 | 交響曲 | 1995 | ||
| 夸父逐日 | 交響詩 | 1994 | ||
| 狂想曲逆潮 | 給打擊樂四重奏和管絃樂團 | 1994 | ||
| 雙協奏曲 | 給長笛和低音管的雙協奏曲 | 1994 | ||
| 詩篇交響曲 | 交響曲 | 1993 | ||
| 流盪之星 | 打擊樂曲 | 1992 | ||
| 痕跡 | 交響曲 | 1992 | ||
| 鋼琴協奏曲第一號 | 鋼琴協奏曲 | 1991 | ||
| 為十一位音樂家的協奏曲 | 協奏曲 | 1990 | ||
| 捕風 | 打擊樂曲 | 1990 | ||
| 幻想曲 | 為低音管團 | 1989 | ||
| 異象谷 | 絃樂交響曲 | 1989 | ||
| 橋‧行人 | 為長笛團 | 1989 | ||
| 豐年‧火祭 | 為交響樂團 | 1989 | ||
| 長恨歌 | 交響詩 | 1986 | ||
| 野葡萄 | 打擊樂曲 | 1986 | ||
| 詩篇143篇 | 交響詩 | 1984 | ||
| 哀聲 | 交響詩 | 1981 | ||
| 晨野 | 交響詩 | 1980 | ||
| 鋼琴協奏曲 | 鋼琴協奏曲 | 1980 | ||
| 牧笛 | 交響詩 | 1979 | ||
| 雨停了 | 管弦樂團 |
聲樂作品(含合唱曲)
|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 旅人的夜曲 | 合唱管絃樂曲 | 2017 | ||
| 難怪你不找上帝 | 寫給兩位女高音、男高音、合唱與管弦樂 | 2017 | ||
| 請祢出聲 | 合唱管絃樂曲 | 2016 | ||
| 小丑的秘密 | 寫給女高音、男高音、男中音與管絃樂團 | 2015 | ||
| 寧可閉口不語 | 合唱管絃樂曲 | 2015 | ||
| 漂蕩的幻影 | 給合唱及管絃樂團 | 2007 | ||
| キリストの香り | 給合唱及管絃樂團 | 2006 | ||
| 喚醒 | 給旁白及絃樂團 | 2006 | ||
| 夏日勁草 | 給旁白及絃樂團 | 2004 | ||
| 最後的住家 | 給男中音及管絃樂團 | 2004 | ||
| 詩篇37篇 | 給女低音及管絃樂團 | 2004 | ||
| 親水 | 給女高音及管絃樂團 | 2004 | ||
| 葉印 | 給女高音及室內樂團 | 2003 | ||
| 夢見一座橋 | 給合唱及管絃樂團 | 2001 | ||
| 晚安、20世紀 | 合唱管絃樂曲 | 1999 | ||
| 催速的時代 | 為合唱及大型管絃樂團 | 1999 | ||
| 希望之網 | 為合唱及大型管絃樂團 | 1998 | ||
| 黃昏亦芬芳 | 為合唱及大型管絃樂團 | 1998 | ||
| 手裡的風箏線 | 為合唱及大型管絃樂團 | 1996 | ||
| 日出台灣 | 為合唱及大型管絃樂團 | 1996 | ||
| 得露之草 | 為合唱及大型管絃樂團 | 1996 | ||
| 合唱管絃樂曲 | 合唱管絃樂曲 | 1995 | ||
| 風中的種子 | 為合唱及大型管絃樂團 | 1995 | ||
| 邀 | 為合唱團及國樂團的合唱交響曲 | 1994 | ||
| 深淵的求告 | 敘事詩 | 1993 | ||
| 雜詩三首 | 為女高音與室內樂團 | 1993 | ||
| 尋夢者 | 合唱交響戲劇曲 | 1992 | ||
| 神啊,如果你是 | 為女高音,中提琴和鋼琴 | 1991 | ||
| 偉大之光 | 合唱交響曲 | 1991 | ||
| 不是死亡,乃是真的生命 | 合唱交響曲 | 1990 | ||
| 路 | 為兩位女高音、兩位打擊樂手和絃樂團 | 1989 | ||
| 從未有如此的一個時代 | 合唱交響曲 | 1988 | ||
| 詩篇145篇 | 合唱交響曲 | 1987 | ||
| 突破 | 合唱交響詩 | 1986 | ||
| 現代人的痛苦 | 合唱交響曲 | 1986 |
室內樂
|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 月夜愁 | 鋼琴五重奏 | 2013 | ||
| 呼喊吧 | 豎笛五重奏 | 2013 | ||
| 《淚泉》,《初雨》 | 給長笛,豎笛,低音大提琴及鋼琴的室內樂 | 2010 | ||
| 不確切的天空 | 給大提琴、打擊樂、鋼琴的三重奏 | 2006 | ||
| Phantasy | 擊樂四重奏 | 2003 | ||
| 奇想 | 擊樂四重奏 | 2003 | ||
| 風、 時間碰撞的聲響 | 給大提琴及打擊樂 | 2003 | ||
| 為古箏與弦樂四重奏的幻想曲 | 古箏,弦樂四重奏 | 2000 | ||
| 倘佯在大屯山上 | 為雙鋼琴 | 1999 | ||
| 擊樂四重奏第五號 | 擊樂四重奏 | 1999 | ||
| 打擊樂四重奏 第四號 | 擊樂四重奏 | 1998 | ||
| 擊樂四重奏第四號 | 擊樂四重奏 | 1998 | ||
| 一夢花季後 | 擊樂四重奏第三號 | 1997 | ||
| 海的隨想 | 室內樂 | 1997 | ||
| 甦醒的季節 | 為大型室內樂團 | 1997 | ||
| 台灣緬懷曲 | 為大型室內樂團 | 1996 | ||
| 冷酷與不毛間的永遠 | 室內樂 | 1990 | ||
| 小路,百合,良人 | 為打擊樂團、二胡、梆笛、低音管、大提琴 | 1989 | ||
| 捕風的人 | 為打擊樂、女高音、合唱、長笛團 | 1989 | ||
| 鋼琴三重奏第二號 | 鋼琴三重奏 | 1988 | ||
| 鋼琴三重奏第一號 | 鋼琴三重奏 | 1985 | ||
| 絃樂四重奏第二號 | 絃樂四重奏 | 1983 | ||
| 絃樂四重奏第一號 | 絃樂四重奏 | 1981 |
器樂獨奏
|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獲國藝會補助 |
|---|---|---|---|---|
| 二月歌 | 鋼琴曲 | 2010 | ||
| Phantasy | 鋼琴曲 | 2003 | ||
| 關懷台灣系列組曲之二無言之歌之二 | 2001 | |||
| 關懷台灣系列組曲之二無言之歌 | 2000 | |||
| Phantasy | 小提琴曲 | 1995 | ||
| 天地一沙鷗 | 小提琴曲 | 1992 | ||
| 狂想曲 | 給管風琴 | 1992 | ||
| 殘像 | 鋼琴曲 | 1992 | ||
| 樹 | 長笛獨奏曲 | 1990 | ||
| 失去泥香的田野 | 鋼琴曲 | 1989 | ||
| 於是我佇立在風中 | 低音大提琴曲 | 1989 | ||
| 路 | 小提琴曲 | 1987 | ||
| 人的故事 | 小提琴曲 | 1986 | ||
| 罪的獨白 | 大提琴曲 | 1985 | ||
| 加略山上的呼喚 | 小提琴曲 | 1984 | ||
| 網 | 小提琴曲 | 1984 | ||
| Shue-Bien | 鋼琴組曲 | 1983 | ||
| 詩篇39篇 | 大提琴曲 | 1982 | ||
| 思 | 小提琴曲 | 1981 | ||
| 故園秋日 | 鋼琴小品 | 1980 | ||
| 蝴蝶戀花 | 鋼琴小品 | 1980 |
*連結至「補助成果檔案庫」網站對應補助成果
| 作品名稱 | 樂曲編制 | 創作年代 | 演出長度 |
|---|---|---|---|
| 感恩的詩篇 | 管絃樂團 | 2006 | |
| 奇想 | 擊樂四重奏 | 2003 | |
| 關懷台灣系列組曲之二無言之歌之二 | 2001 | ||
| 為古箏與弦樂四重奏的幻想曲 | 古箏,弦樂四重奏 | 2000 | |
| 福爾摩沙的四季 | 為小提琴及絃樂團的協奏曲 | 2000 | |
| 關懷台灣系列組曲之二無言之歌 | 2000 | ||
| 擊樂四重奏第五號 | 擊樂四重奏 | 1999 | |
| 小提琴協奏曲 | 小提琴協奏曲 | 1998 | |
| 打擊樂四重奏 第四號 | 擊樂四重奏 | 1998 | |
| 為台灣的緬懷曲 | 1997 | ||
| 手裡的風箏線 | 為合唱及大型管絃樂團 | 1996 | |
| 永愛之始 | 小提琴獨奏,合唱團,管弦樂團 | 1996 | |
| 風中的種子 | 為合唱及大型管絃樂團 | 1995 | |
| 雨停了 | 管弦樂團 |
未提供文字著作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