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瑩 LIN, Chia-Ying

林佳瑩 LIN, Chia-Ying

*歡迎透過以上聯絡資料洽談或取得作品授權

台灣作曲家林佳瑩,獲英國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讚為「才情顯赫」(manifest flair);管弦樂作品獲西德綜合報(WAV)盛讚「以大師風範的迷人與大膽……將東、西方聲響元素融合」;其精緻的配器獲得巴黎樂壇注目。2018年榮獲英國皇家愛樂協會作曲大獎(RPS Composition Prize),成為該協會設立逾二世紀、獎項設立70年來首位台灣得主。自2015年屢獲多項國際作曲獎殊榮,包含義大利法魯利國際作曲比賽(International Composition Competition Piero Farulli)首獎、芬蘭西貝流士國際作曲大賽(International Jean Sibelius Composition Competition)第三名、義大利納瓦羅國際作曲比賽(International Composition Competition Michele Novaro)第二名、英國愛之歌國際作曲比賽(Love Song Composing Competition)首獎、韓國歌德學院(Goethe-Institut Korea)委託創作獎、美國西雅圖管弦樂團(Seattle Symphony) 2018-19 Celebrate Asia國際作曲比賽首獎、國臺交2019青年音樂創作競賽首獎、2022義大利Luciano Berio管弦樂國際作曲比賽前三名榮譽等等。

作品發表足跡橫跨歐、美、亞三大洲,獲國際著名音樂節與樂團委託創作與演出,包含瑞士西門子音樂基金會委託創作、瑞士琉森音樂節、日內瓦Archipel音樂節、巴黎Présences音樂節開幕音樂會、衛武營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英國Philharmonia Orchestra Music of Today、芬蘭Mänttä音樂節、德國aDevantgarde音樂節、佛羅倫斯PlayIt!音樂節、Musiche in Mostra、Nottingham Lakeside Arts、Leamington周末音樂節、韓國統營國際音樂節(TIMF)、韓國亞洲文化殿堂ACC當代藝術節、國家兩廳院「新點子樂展」、臺灣國際音樂節、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衛武營TIFA當代音樂平台、衛武營國際音樂節等等。  

合作樂團包含英國愛樂管弦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瑞士琉森音樂節當代樂團LFCO、美國西雅圖管弦樂團(Seattle Symphony)、德國波鴻交響樂團(Bochumer Symphoniker)、NTSO國臺交、NSO國家交響樂團、巴雀弦樂團Camerata Taiwan、巴黎愛樂廳天團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臺北市立國樂團、桃園市國樂團、法國Quatuor Béla、義大利Quartetto Maurice、德國Das Neue Ensemble、英國Psappha、韓國Ensemble TIMF、香港創樂團(HKNME)等。作品發表於國際重要場館,包含倫敦南岸中心(Southbank Centre)皇家節慶大廳(Royal Festival Hall)、美國西雅圖Benaroya Hall、德國柏林愛樂廳、漢堡易北愛樂廳、巴伐利亞藝術學會BAdSK(慕尼黑王宮)、法國國家廣播音樂廳(Auditorium)、芬蘭Hämeenlinna市政廳、佛羅倫斯威爾第歌劇院(Teatro Verdi)、羅馬Parco della Musica、羅馬愛樂學會(Accademia Filarmonica Romana)、匈牙利布達佩斯音樂中心(BMC)、瑞士日內瓦Plainpalais市政廳、希臘Grypario文化中心、韓國統營音樂廳、韓國國立亞洲文化殿堂(ACC)、香港西九文化區、台北國家音樂廳、衛武營等等。

出版錄音包含《永恆之歌》由倫敦Orchid Classics唱片發行、《凝視》由大聲藝術發行於何婉甄獨奏專輯、《間奏曲:米諾陶》由英國NMC Recordings發行、管弦樂作品《模稜之界》與《啞》由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出版、《Anamorphosen》由巴雀藝術出版。樂譜出版包含《弦樂四重奏》由環球音樂旗下RICORDI出版、數首作品由羅馬ERMES 404出版。

作品由多家國家廣播播出,包含法國Radio France、芬蘭Yle、義大利Rai Radio3、英國BBC Radio3、瑞士RTS與SRF、瑞典Radio Sweden、德國BR-Klassik與Deutschlandfunk、盧森堡國家廣播100,7、葡萄牙RTP等。創作發表獲國際媒體正面報導,如英國泰晤士、BBC Music Magazine、諾丁漢日報(Nottingham Post)、挪威KlassiskMusikk、芬蘭首都日報(HBL)、芬蘭日報Keskisuomalainen、瑞士日內瓦信報(Le Courrier)、日內瓦論壇報(Tribune de Genève)、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義大利國家日報(La Nazione)、義大利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義大利全國報業聯合社(ANSA)、義大利Il Corriere Musicale等。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學士、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碩士(最高等第畢業)與義大利國立羅馬音樂院(Conservatorio S. Cecilia)作曲最高文憑(最高榮譽畢業),作曲分別師事楊聰賢、Philip Grange、Matteo D'Amico。曾獲臺灣音樂館人才培育計畫支持,於匈牙利艾特沃許當代音樂基金會(Peter Eötvös Foundation)隨Eötvös大師進修作曲。2018/19受邀於英國愛樂管弦樂團(Philharmonia)與皇家愛樂協會(RPS)作曲學會,隨Unsuk Chin大師進修作曲。2019/20於義大利Accademia Nazionale di S. Cecilia,隨Ivan Fedele大師進修作曲。

作曲家「林佳瑩」辭條可見於《臺灣音樂百科辭書》增訂新版。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作品
Anamorphosen
2020
外部連結
間奏曲:米諾陶/Intermezzo to the Minotaur
2019
外部連結
Tradimento/叛
2018
外部連結
絲綢之旅/Viaggio della Seta
2017
凝視/The Gaze
2014
外部連結
凝視/The Gaze
2014
外部連結
永恆之歌/Chanson Perpétuelle
2012
外部連結
精選作品
外部連結

Anamorphosen

2020
外部連結

間奏曲:米諾陶/Intermezzo to the Minotaur

2019
外部連結

Tradimento/叛

2018

絲綢之旅/Viaggio della Seta

2017
外部連結

凝視/The Gaze

2014
外部連結

凝視/The Gaze

2014
外部連結

永恆之歌/Chanson Perpétuelle

2012
歌劇/清唱劇/舞台劇/音樂劇
作品名稱 樂曲編制 創作年代 演出長度 獲國藝會補助
在月光下/Under the Moonlight 女高音、男中音和鋼琴 2017 14分
管弦樂/協奏曲
作品名稱 樂曲編制 創作年代 演出長度 獲國藝會補助
VISTA CETUS 管絃樂 2023 13分
糖話故事/The Fabricated Sugar-Coat 管絃樂 2022 13分
寫生/ Painting from Life 笙與國樂團 2020/21 15分
Quattro Canti 管絃樂 2020 10分
啞/SŪTRA 交響樂團 (三管編制) 2019 10分
ASCOLSIA — Ascolta, Occult, Asia 交響樂團(二管編制) 2018 (rev.) 10分
室內樂
作品名稱 樂曲編制 創作年代 演出長度 獲國藝會補助
SKY BLUE fl, cl(=b. cl), bsn, trp, pno, perc, vln, vla, vc, db. 2022 11分
Undici fl, ob, cl, bsn, trp, perc, pno, 2vln, vla, vc. 2022 10分
樹林小屋 弦樂四重奏 2022 3分
Corpo a Corpo 長笛、小提琴 2021 5分
Dear Heart-Strings, 豎琴、鋼琴、小提琴、大提琴 2021 10分
Into the Silent Ocean pno, trp, vln, vlc, db. 2021 7-8分
盈月流光 / Lumina 高音笙、二胡、揚琴 2021 10分
ISOLARION 弦樂四重奏 2019 10分
反景入聲林:山歌意象/Into the Hill: Songscape 長笛、雙簧管、豎笛、法國號、低音管、鋼琴、兩把小提琴、中、大、低音提琴 2019 10分
間奏曲:米諾陶/Intermezzo to the Minotaur 豎笛(兼低音豎笛)、小號、打擊、鋼琴和小、中、大、低音提琴 2019 10分
絲綢之旅/Viaggio della Seta 長笛、雙簧管、豎笛、低音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及鋼琴 2017 15分
Etna 長笛(+短笛)、低音豎笛(+降E調豎笛)、低音管、法國號、小號、長號、兩位打擊家、豎琴和小、中、大、低音提琴 2016 10分
山水/Shan Shui 長笛、兩位打擊家與鋼琴 2014 8分
弦樂四重奏(第一號)/String Quartet (Nr.1) 弦樂四重奏 2013 14分
昇華之光/Transfigured Light 低音豎笛、小提琴與大提琴 2013 9分
2Q13 長笛、豎笛、法國號和小、中、大提琴 2012 7分
Phantasy 長笛、低音管、鋼琴、豎琴及小、中、低音提琴 2010 8分
器樂獨奏
作品名稱 樂曲編制 創作年代 演出長度 獲國藝會補助
畫笙 37簧笙獨奏 2021 11分
ANTARA 揚琴獨奏 2020 7分
The Ear Trumpet 小號獨奏 2020 5分
Tradimento/叛 小提琴獨奏 2018 13分
凝視/The Gaze 鋼琴獨奏 2014 10分
永恆之歌/Chanson Perpétuelle 鋼琴獨奏 2012 3分
一段旅程-五個樂章、五種移動/A Journey through Five Miniatures 豎笛獨奏 2009 10分
其他
作品名稱 樂曲編制 創作年代 演出長度 獲國藝會補助
龍耀樂章 十把銅管、九位打擊、豎琴、二胡、琵琶 2024
漫遊者 / Flâneur 大提琴與國樂團(柳琴、琵琶、大阮、高胡、二胡 x2、中胡) 2022 13分
聽見松風中的麥穗/Hearing the Ears of Wheat 弦樂團 2022 11-12分
Anamorphosen 弦樂團 2020 12分

*連結至「補助成果檔案庫」網站對應補助成果

作品名稱 樂曲編制 創作年代 演出長度
VISTA CETUS 管絃樂 2023 13分
SKY BLUE fl, cl(=b. cl), bsn, trp, pno, perc, vln, vla, vc, db. 2022 11分
Undici fl, ob, cl, bsn, trp, perc, pno, 2vln, vla, vc. 2022 10分
樹林小屋 弦樂四重奏 2022 3分
聽見松風中的麥穗/Hearing the Ears of Wheat 弦樂團 2022 11-12分
畫笙 37簧笙獨奏 2021 11分
Anamorphosen 弦樂團 2020 12分
Quattro Canti 管絃樂 2020 10分
Tradimento/叛 小提琴獨奏 2018 13分

未提供文字著作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