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中樂I(原一江風)

作曲家

潘皇龍

作品類型

器樂獨奏

樂曲編制

低音單簧管獨奏曲

創作年代

2010

改編年代

2012

演出長度

18分

首演紀錄

2012/10/06/東吳松怡廳

樂曲解說
進入21世紀以來,創作了不少大編制的管弦樂協奏曲。所以,每當有演奏家詢問某獨奏樂曲時,總會想到要把協奏曲中的獨奏部份節錄出來,並約略加以修訂,因而產生了《樂中樂》系列獨奏曲。

「樂」字至少有下列三種不同語音和意義,音悅 (如音樂)、音勒 (如快樂,喜悅之意) 或音要 (如仁者樂山,愛好之意) 等。所以,《樂中樂》除了「音樂中的音樂」以外,還隱喻著其他更多的含意。

2010年,「台北市立國樂團」三十周年慶,鍾耀光團長委託我創作一首協奏曲,讓我想起30年前,荷蘭老朋友Harry Sparnaay的委託創作,剛好可以與最近幾年來的「北管協奏曲」創作計畫產生了聯結,而完成了《一江風》低音單簧管協奏曲,並於同年6月6日,由Harry Sparnaay與台北市立國樂團假台北市中山堂首演。到了2012年,當「國際現代音樂協會台灣總會」李子聲理事長希望我提供「台北國際現代音樂節」低音單簧管曲目時,促使我想起改編《一江風》低音單簧管協奏曲的念頭,完成了《樂中樂I》低音單簧管獨奏曲。

本曲分成三個樂章,由瑞士低音單簧管演奏家Ernesto Molinari於2012年10月6日假東吳大學松怡廳在「臺北國際現代音樂節」首演,演奏長約18分鐘。
第一樂章:Andante – Adagio – Moderato
以相異音程的連續重疊,組成特殊的新調式,再循序漸進增減消長,構築了「叢嶺式的音響層面」。
第二樂章:Lento – Lento assai
北管曲牌《一江風》旋律片段的渲染擴張,與低音單簧管的獨特線性旋律,或多聲部層面音響交相輝映,形成了較為陌生化與定影化的抽象「虛實交會音響意境」。
第三樂章:Andante – Allegro
低音單簧管在「叢嶺式的音響層面」與「虛實交會音響意境」間,相互競逐與拼貼,再併入單音的潤飾與擴充,而融會於《一江風》的洪流中。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