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疆界—國際文化交流,多元跨越的討論及思辨
沈伯丞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客座助理教授
2023.1.03
前言

長期以來,國藝會對於國際文化交流,始終保持著開放和鼓勵的態度,並持續擴大對於國際交流的類型、面向的支持。有鑒於國際文化交流對於刺激、活化並提供國內文化與藝術更為活躍的視野、動能與創造力,乃是相當重要的影響因子,因此對於「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出國)」補助的分析與探討,將更有助於申請者對針對國際文化交流能具備更為清晰與明確的認識,與此同時也得以更為有效的協助申請者、申請單位,並因此提供台灣在文化與藝術活動上更為充沛的創造力與更為寬廣的文化視野。

基於上述,本分析研究著眼於國藝會2015-2021年常態視覺藝術類「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出國)」於2022年8月3日前結案的獲補助案為統計對象,共計351件〔註1〕。針對其「跨域」的特質進行多層次的定義與分析。研究中,嘗試將「跨域」分為以下三個層次:一、國家與地區的跨域;二、類型與領域的跨域(藝術類型及專業知識領域);三、計畫合作與執行空間的跨域(實體空間、網路空間),進行分析與討論。

這三個層次的「跨域」將有助於更為清晰的看見交流活動的不同面向以及變化。諸如:交流國家與地區,有助於看清當前主要的交流地區與國家,而這將有助於申請者去拓展或嘗試更多「非主流文化」地區的交流(站在國際交流是以拓展多元文化視野的角度上看),或者申請者可以聚焦於「主流文化」地區的交流合作(站在台灣文化與藝術的國際能見度的角度上看)。除交流地區外,「類型與領域的跨域」則有助於更為鮮明的看見當前的國際交流主要的創作模式與議題討論乃至於展演類型等;內容性方面的「跨域」狀態,則協助國內意欲參與及申請交流者,去思考「跨域」的創新形式與領域,諸如:強調支持更為實驗性的跨域合作,或者強調支持已成功建構的跨域類型。前者,主要聚焦於拓展「跨域」的範疇,後者則聚焦於深化「跨域」的成果。最後,「計畫合作與執行空間的跨域」則是思考在後疫情時代裡,以及網路社群的擴大效應上,合作計畫的執行空間,可以如何更「多維度」的實現交流的成果與模式。值得注意的,在「計畫合作與執行空間的跨域」方面,並不存在二擇一的問題,而更可能是疊加對於計畫執行空間的可能性討論。基於「物理現場」性計畫,其必然具有一個「物理時間」的限制,而「資訊空間」特別是「區塊鏈」技術中的「資訊」更是具有近乎「永恆」的狀態〔註2〕,更有甚者此同時也跨越了傳統「國家與地區的跨域」,而進入全新的文化社群網絡中,也因此如何在補助計畫中,有效地引導「合作」以「空間疊加」的概念進行計畫書寫與執行,或將決定未來「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出國)」計畫上的靈活性與多元性。

儘管「跨域」或許尚有更為深刻的文化及哲學思維視野上的探討可能,然而,本研究在此決定採取以量化「統計」為基礎進行初步的研究,唯有在可客觀檢視的基礎上進行清晰與明確的認識,對於未來更為深刻的質性探討及研究方為可能。

〔註1〕國藝會2015-2021年常態視覺藝術類「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出國)」總獲補助件數為393件,本次研究以2022年8月3日前結案的獲補助案為統計對象,共計351件。統計取樣來自國藝會獲補助案,無法涵蓋自費、由其他公部門或民間補助支持下的相關樣本,僅代表部分台灣藝術家及團隊的國際交流概況。

〔註2〕區塊鏈存儲是以去中心化機制,替代常態的集中式雲端存儲。資料被存儲於分散式的網絡,這種分散式的架構,可以透過優化全球用戶未使用的硬盤存儲空間來保存文件和重要文檔,由於存儲於區塊鏈上的資料將附有時間戳(timestamp),並透過分散式的網絡架構確保不可竄改性與安全性,乃至於「永久」保存的可能(只要該區塊鏈有用戶存在資料就存在)。

一、從國家與地區的跨域分佈看視覺藝術的國際交流與跨域

在相關區域與國家的分析上,儘管從地理空間的角度上看,「區域」或許是一個相對而言不夠精確地分類,然而,若從「文化性質」的角度上看,那麼「區域」實則提供了在文化性格方面更為整體性結構的清晰觀察。例如東北亞與東南亞之間即存在著鮮明的文化差異性格(中國和日本、韓國在文章中一律列為東北亞),而南、北美洲彼此間的文化差異亦十分鮮明,反而是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文化差異較難分辨。與此同時歐洲則有著更為相似性的文化(筆者承認東歐與西歐同樣存在著一定程度鮮明的文化差異,但此處暫且不論)。這種文化性格上的相似性,源自於宗教、政治、經濟、交通與自然環境乃至於所使用的語言中所承續的歷史、思想乃至於價值觀的迷因(meme)〔註3〕。在以全球為範圍的統計分析上,「區域」作爲一個初步的分類範疇,不僅是不得不更是必要的策略選擇。也因此,依據洲際文化區域的分類方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清楚地呈現出「歷時性」變化的趨勢與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筆者在此並非認為以國家、城市做為空間分類是一種錯誤的檔案架構。而是,該分類在大範圍的計量研究上,難以產生意義。然而,在特定研究視野下卻可能是必要的分類紀錄。例如,如果專門以視覺藝術國際交流的法國案例研究,那麼「城市」將具有檔案分析上的意義,又或者單純以「歐洲」作為國際交流的研究分析對象,那麼「國家」將具有顯著的意義。同理,再以全球為範圍的分析研究中,以「區域」作為方能看見其有意義的變化與差異。

從統計中可以發現以下幾個事實。首先,「歐洲」始終是整體視覺藝術交流的主要區域,其次為「東北亞」而「東南亞」和「北美」則尾隨其後,其後則是「大洋洲」、「中亞、西亞」。與此同時,統計中同樣可以看見「非洲」的缺席,而這一點或許與台灣與非洲間存在著較為單向的資訊、技術、知識輸出的狀態有關。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西亞與中亞(內亞)區域的交流,甚至少於拉丁美洲的佔比,然而,若以台灣的國際外交與經貿往來的區域及國家上看這個現象,那麼便可以發現拉丁美洲這一區塊實際上是台灣傳統「外交」及「經貿」交流的真空地帶,而這同樣地看見了視覺藝術交流在空間「跨域」性質其中隱含著經濟、貿易以及政治外交關係的慣性。

相較於此,「歐洲」則長期以來是台灣藝術、文化領域留學與學習的主要地區,也因此存在著根深蒂固的「路徑依賴」〔註4〕效應,同樣地,「東北亞」也因為文化相似性與經濟相依性乃至於地緣關係而創造了相對而言較高的交流活動。而「東南亞」儘管相較於「東北亞」佔比依舊較小,但「南進政策」的鼓勵以及當代藝術的「東南亞熱」或許也促成其佔比逐漸鮮明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文化交流補助政策的增訂或刪減,亦可能形成相關交流區域及交流類型的波動與轉變,諸如:文化部2012年的「數位藝術人才國外駐棧創作徵選」,2013年的「跨域合創計畫」,變一定程度的刺激了新型態的創作類型的補助申請以及交流機會。而2014年開辦的「東南亞人士來臺文化交流合作補助案」(翡翠計畫)或者2017年的「西亞及南亞地區與臺灣文化交流合作補助」辦理「臺灣與拉丁美洲文化交流合作補助」等同樣有助於刺激區域交流視野的轉向與擴展。與同時2021年的廢止項目諸如:「臺灣與拉丁美洲文化交流合作補助」、「西亞及南亞地區與臺灣文化交流合作補助」、「東南亞人士來臺文化交流合作補」與新開項目包含:(一)東南亞地區與臺灣文化交流合作補助、(二)亞西及南亞地區與臺灣文化交流合作補助、(三)臺灣與拉丁美洲文化交流合作補助、(四)臺灣青年至東南亞紐澳交流合作補助、(五)表演藝術經典作品大陸巡演補助,等都將對於申請補助的區域與類型產生漣漪式的影響,而其也將會顯現於國藝會補助往後的現象統計中。

相關區域與國家的文化交流分析中,具開創性價值的新興形式是「跨洲際」(亞洲、歐洲或亞洲、美洲)交流計畫的出現,儘管極為少見〔註5〕,但這類型的計畫實則投射一個未來視覺藝術交流的全球化性質,要言之交流活動本身已然成為一個跨洲的串聯性活動。此外,在相關國家的檔案中,同樣可以看見在區域內的「跨國」性交流計畫。相較於固定性、單一性的空間,這些「跨洲」、「跨國」的藝術交流計畫,更具備了某種網路時代以後才會出現的文化活動性質,諸如:資訊的即時性、全球性以及網路即時互動與參與性的可能,這些web2.0〔註6〕時代以後的資訊交流特質,同樣地進一步的構成了視覺藝術交流在空間「跨域」上的可能性與多元。

web2.0創造了跨洲與跨國的藝術交流活動,那麼或許可以推測已然走入web3.0時代的台灣與相應的NFT創作,將可能在「雲端」或者說「區塊鏈」這個位元維度中,產生全新的跨域視覺藝術的「跨域」交流,儘管目前的狀態尚不明朗,然而,或許這樣的視覺藝術國際交流,將會在不久的未來出現。

圖:2015-2021年常態視覺藝術類「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出國)」交流區域趨勢


〔註3〕迷因(meme)意指透過模仿從而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思想、行為或風格等,1976年理查·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創造,道金斯將文化傳承的過程,類比成做生物學中的演化繁殖規則(有共同先祖、隨著環境改變進化、優勝劣汰等等)。從道金斯的觀點看文化,則可以想像區域文化中存在著特定的「家族相似性」,一如維根斯坦對於語言邏輯研究一般。文化現象本身存在著獨特的家族相似性。

〔註4〕路徑依賴(英語:Path dependence)指在給定的條件下人的決策選擇受制於其過去的決策,意思是,人類社會中的活動存在著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也就是一旦進入某一特定選擇的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依據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逐漸成為一個穩定的結構。

〔註5〕跨洲案例:2020年第2期陳念庭「Down the Melting Pot 麻煩下這鍋」、2019年第4期王佩瑄「《給愛麗絲:》王佩瑄紐約個展」、2019年第3期涅所開發「鬼島 - AudioVisual巡迴計畫」、2015年第3期新樂園藝術空間「『2015 Super-Novart 超新星』出國交流計畫」

〔註6〕Web 2.0(也稱為參與式網路或社群網路),指以終端使用者為目標,強調使用者生成內容、易用性、參與文化和互操作性的網絡。1999年達西·迪努奇在撰寫的文章《Fragmented Future》中首次創造並使用Web 2.0,但如今定義的概念則是直到2004年末的O'Reilly Media Web 2.0會議上才完成。Web 2.0網站允許使用者作為虛擬社群中使用者生成內容的建立者,並通過社群媒體的對話進行互動和協同運作。這與第一代網路(Web 1.0)時代的網站形成了對比,在Web 1.0時代,人們只能被動地瀏覽內容。Web 2.0功能的範例,包括:社群網站或社群媒體站點(如Facebook)等。

二、從類型與領域的跨域(藝術類型及專業知識領域)等活動性質看「跨域」的意義

在相關活動的分類上,視覺藝術主要以展覽、駐村與藝術節等三類為主。從視覺藝術上看,這三類的確是重要且穩定的交流形式。其中,展覽更是始終佔據著最大的交流比例。然而,若檢視2015-2021年的展覽(傳統認知的展覽類型)佔比上看,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亦即三個主要的類項在佔比上,並未呈現出穩定的擴張或者穩定的佔比現象。反而,展覽在2017-2019年間出現了佔比下跌的狀況。而藝術節的佔比則可以說存在著穩定的遞減趨勢,又駐村的佔比狀況則有著較大的比例起落,這一部分可能與疫情或者國際駐村機構的狀況有關,然而,無論如何,可以發現這三大類項的佔比,一定程度的透露了傳統國際交流活動形式當前的狀況。此外,2020-2021三大類向在佔比上的波動,特別是展覽佔比的轉變,不得不說其可能包含著因應疫情而調整交流活動形式的環境回饋機制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傳統的三大類項中,「藝術節」這個以大規模、熱鬧為主的活動形式,所呈現出的遞減狀態,可能指向了某些時代情境的轉變,首先,對於國際交流以及藝術活動的思考,逐漸地從廣泛性與大規模的藝術活動轉向更為專業性與深入性的藝術活動,要言之大拜拜式的藝術節很容易在新的思維下逐漸退潮。其次,以會展經濟〔註7〕作為促成城市觀光消費經濟的模式,一定程度上已到達了飽和的狀況,甚且,在疫情時代裡、由於國際觀光的停擺,因此相關熱鬧的藝術節也從而急遽衰退〔註8〕

要言之,以「跨域」的角度上思考活動性質〔註9〕的話,那麼傳統的三大類項已然逐漸地不敷與當代視覺藝術國際交流的需求。更有甚者,新冠肺炎也的確真實的衝擊了藝術文化的活動生態,而傳統的活動模式恰恰是首當其衝的對象〔註10〕

而關於新型態國際交流的方興未艾,這一點,或許可以分類中「其他」這一類的比例起伏狀況獲得一定程度的解釋,從2015年的5 %開始至2019年的25%,可以說「其他的佔比,呈現著持續且穩定的成長狀況」。

「其他」類項佔比的穩定成長,一方面指向了視覺藝術在國際交流上的多元性,已然超越了過往的三大主要類型,更多新的國際交流形式在當代被實踐出來,非藝術展演性的交流逐漸成為視覺藝術交流的重要一環。另一方面或許也指向了一個更為深層的事實,亦即,這一類的交流活動可能並非僅是單一性質的交流活動,而更可能是複合性的交流活動,要言之其可能是包含著國際合作創作、交流論壇、策展合作乃至於研討會等,複合性的計畫。

「其他」作為一種分類,實則也投射了過往的交流活動定義,在當代世界裡的不足。然而,恰是這樣的不足,投射了「跨域」的成長與活躍。另一方面,從活動性質上看「跨域」的意義,或許可以說「新型態交流」以及「複合性交流」可能正逐漸成為視覺藝術「跨域」交流的某種嘗試型態。要言之「跨域」在活動性質上,可以看見兩個方向的跨域嘗試對於新交流模式的探索(研討會、跨國創作合作……);對於「複合式計畫」的採用,通過結合展覽、駐村、座談等活動,讓計畫呈現出更為豐富的面貌。或者,進一步說的「其他」作為一個活動性質類項的成長,一定程度的預示了視覺藝術的國際交流形式,正逐漸因為疫情而產生了一個建立於數位技術與雲端環境的新活動模式以及新交流模式的可能。而關於這全新的交流模式以及交流環境,還有待未來持續累積的交流資料以及內容,才得以進一步的去分析與理解。

無論如何,從「跨域」的視角上看活動性質中「其他」佔比的成長趨勢,實則在檔案紀錄中見證了,一個逐漸多元、多變的的國際交流模式,更重要的是,這個新的國際交流模式明顯地更朝向了「跨域」的形式前進。


圖:2015-2021年常態視覺藝術類「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出國)」交流活動趨勢


表:2015-2021年常態視覺藝術類「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出國)」交流活動件數

〔註7〕會展(Meetings, incentives, conferencing, exhibitions,簡稱MICE)產業,亦即包含會議(Meetings and Conferencing)、獎勵旅遊(Incentives)、展覽(Exhibitions)與活動(Events)的產業。會展產業又稱為主題活動(事件)產業(events industry)。而根據雅典雙年展的官方網頁「雙年展及大型定期展覽是藝術生產及發佈的系統中的主要部份。雙年展也是國際文化工業中的一種經濟策略,一種發展城市的工具」(Athens Biennial,“1st Athens Biennial”2007.,原文:Biennials and large-scale periodic exhibitions constitute a sizeable part of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of artistic products, an instrument of the economic strategy of the world-wide cultural industry, and a vehic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這樣的說法,可以確定的是諸如藝術節、雙年展等國際藝術交流活動,在經濟屬性方面,的確屬於會展產業的一環。

〔註8〕相關會展產業在疫情期間的衝擊可以見諸:〈會展產業的中斷:因新冠肺炎造成的挑戰〉(Disruption in the MICE industry: The challenges caused by COVID-19)、〈會展產業可以從疫情中學到什麼?〉(What can the MICE industry learn from the pandemic?)、〈會展產業如何因疫情而產生改變?〉(How MICE tourism changed due to the pandemic)等專業探討文章中見到。

〔註9〕活動性質依本研究國藝會的型態統計分類,分為藝術節、展覽(個展、聯展、雙年展/三年展)、駐村計畫、其他(研討會、工作坊、論壇、駐村計畫、映演、演出、其他交流)。

〔註10〕〈新冠肺炎如何永久地改變了虛擬活動的未來〉(How Covid-19 will change the future of virtual events forever)、〈當展演消失:評價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藝術、文化以及媒體〉(When the gigs are gone: Valuing arts, culture and media in the COVID-19 pandemic)等文章看見新冠肺炎對於傳統藝術活動的衝擊以及如何催生、促進了虛擬與網路藝術活動的成長。

三、計畫合作與執行空間的跨域(實體空間、網路空間),屬性裡的「其他」及其對「跨域」的意義

承續第二節中,「其他」作爲交流類項的佔比成長狀態,顯影了視覺藝術的交流類型逐漸地跳脫了過往的主要型態,也因此交流的型態難以被單純的定義或者模式進行規範、描述與紀錄。然而,或許可以預見「其他」作為某種視覺藝術「跨域」現象的趨勢,在未來或許將更加鮮明。而如果說「空間」以及「交流類型」都呈現出了web2.0以來的獨特的「跨域」,那麼創作類型裡的「其他」則顯露了更為本質性的「跨域」特質與趨勢。從2015年至2021年的統計中可以發現,傳統的工藝、水墨、繪畫與雕塑,其比例始終保持著某種穩定的低佔比現象。而「複合媒材」則是佔比最高的創作類型。值得注意得是新媒體(含錄像、動畫與聲音)在佔比上已經穩定的成為了複合媒材之後的主要類型。傳統創作形式的式微,或許一定程度的顯現了「國際交流」趨勢及模式的改變,當然亦可能是從事傳統創作類型的藝術家其工作文化的差異所致〔註12〕,然而,創作趨勢的轉變以及國際交流在品味上的偏好,的確是構成此一現象的主因。相較於傳統創作形式的低佔比狀態,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藝評」、「藝術史」等理論性工作被視為是視覺藝術交流創作的類型。這個現象一定程度的顯現了台灣和國際在視覺藝術的交流上,出現了「質性」的轉變或者說拓展,然而,有趣的是即使在分類上有了更為寬廣的詮釋角度,檔案中依然存在著劃歸為「其他」此一定義模糊的分類。「其他」做為一個創作類項實則投射了一種當代藝術創作的狀態:欠缺精準、明確的可描述性單一形式,由於單一計畫中可能包含了從視覺至表演乃至於其他形式的創作類型,因此,很難歸類為「其他」(作為不可辨識的類型),然而,這樣的計畫卻又無法被歸納為特定單一的類型。「其他」作為難以明確定義的創作類型,十分清晰的展現出當代藝術的「跨域」本質,也因此既有的以造型技術作為類型分類的方式難以有效的進行指認與命名。諸如:微生物、基因工程、植物栽培、生物電流偵測、醫學圖像與儀器、物理學等,全新的視覺創作模式,讓分類成為困難,而這或許也是「複合媒材」始終佔據最高佔比的原因。

無論如何,「其他」作為一種對尚未能精確命名與分類的創作模式的歸屬範疇,鮮明地指出了「跨域」在創作上的現象與趨勢。


圖:2015-2021年常態視覺藝術類「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出國)」交流活動趨勢

表:2015-2021年常態視覺藝術類「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出國)」交流活動件數

〔註11〕計畫屬性依本研究國藝會的屬性統計分類,分為工藝(金屬/陶/其他)、水墨、行為藝術、油畫(油彩/壓克力)、版畫、設計(平面/空間/插畫)、媒體藝術(錄像/動畫/聲音)、策展、複合媒材(立體/平面)、雕塑、藝術(史)理論、藝術評論、攝影、其他。

〔註12〕例如收藏市場足以支援經費,普遍年齡較高對於線上申請模式的陌生……。

結論

「跨域」作為當代視覺藝術重要的概念,從國藝會常態視覺藝術類「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出國)」的檔案中,可以發現其包含著對於「空間」的跨洲、跨國乃至網路的狀態,跳脫了傳統以展覽、駐村與藝術節形式的混合性「交流計畫」,乃至於新知識範疇的「創作類型」發展趨勢等。這些新的「跨域」現象儘管目前並非是相關交流活動的主要模式,然而,卻更為多元的拓展了視覺藝術的可能性與交流的面向。

沈伯丞
沈伯丞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客座助理教授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客座助理教授。因為景仰「馬蓋先」的思考方式及能力因此決定念理工科,因為嚮往「印第安那瓊斯」所以投身藝術史與考古。著迷於「賽局理論」的傳說,於是糊裡糊塗地做了一陣子經濟學研究。因為熱愛藝術,所以將全部的雜學,投入於思考藝術的種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