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編舞計畫III
周先生
「下一個編舞計畫」是一個獨立創作平台,提供參與者發表創作的軟硬體資源,並給新銳編舞家「創作空間」與「對話平台」,透過既獨立又集體的方式,讓所有參與的編舞者、相關創作者與製作團隊相互碰撞及思辨,讓對話打開更多想像。
2011年周先生團隊首度以「下一個」 為題,匯集新世代的編舞能量,從溝通開始至演出,讓編舞者可以更打開自己的觀點,共同予以前進與反思的動力。如同揭開「下一個編舞計畫」的序幕,於兩周演出中引介觀眾新生代編舞者的不同風格,讓社會大眾認識編舞、也看見下一個世代更多的舞蹈想像與樣貌。
2012 年第二屆,持續透過這樣一個編舞平台,開展編舞的向度和視界,以「編舞!還有什麼可能?」為策展主題,邀請了兩位風格相異但皆有其實驗性的新銳編舞者,並公開徵選出五件作品。另外,也首度邀請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顧問群,參與觀察編舞者的排練過程、與編舞者交換想法,期望產生更多元、有趣的激盪。
2014年第三屆,以「純」舞蹈為題,一面回應外在環境,一面回頭指向編舞者的內心風景, 以「純」為入口,讓編舞者提出各自的身體思維與動能來由。邀請觀眾與編舞者一起思考「純」 是什麼?純舞蹈存在嗎?
關於「純」
「下一個編舞計畫」邁入第三屆,不同以往的是,今年有個主題「純」,因為「純」正是始於我對臺灣社會這些年「轉變」的感受與反思,媒體語言的混亂,社會運動的反抗,經濟結構的改變,氣候環境的變動,科技溝通的進化,人也不斷演化著。在這樣混亂而龐雜的交織下,人還純嗎?舞蹈還純嗎?又應該如何改變與對話?
在諸多問題與感受浮現眼前時,決定開始進行邀演及徵件!最後邀演了三位持續創作的編舞家謝杰樺、田孝慈、林素蓮,提出他們對於「純·舞蹈」的個人思維與社會實驗。再從六十七件公開徵選的作品中選出五位風格獨特、具實驗精神、自由冒險的編舞新秀:林修瑜、吳宜娟、劉彥成、蘇品文、王玟甯。這八位編舞者,將以雙週展演的方式,各自獨立回應「純」與他們編舞的關係,希望透過編舞者自身的創作源頭,來思考社會的混亂與時代的變動,純與不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