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濱町一丁目七番地》
周武翰
本研究以日治台北市淡水河畔「高橋邸宅」(1933-1966)爲主題,運用建築製圖專業,結合對發生在此空間裡的歷史事件調查,書寫這座無存建築物埋藏的故事與文資價值。
高橋邸宅曾是台灣建築史上私人住宅的里程碑,戰後旋即被接收,二二八事變期間曾是保密局執行秘密任務的別働隊據點,1950年代再由調查局本部接手作為逮捕偵訊空間,1960年代中期即拆除改建;但近年在不義遺址作為負面文化資產的觀點下,我們重新發掘晚近幾則重要檔案都可匯聚於這座造形奇異的建築物中。
本研究以高橋邸宅這座由建築、室內、庭園景觀共同構成的複雜體為主題,分層書寫邸宅的地理學(geography)與社會考古學(social archaeology),釐清過去這是一棟什麼樣的房屋,曾經什麼樣的人來過,什麼樣的事件發生其間,終至建築物的消亡。挖掘埋藏其中的歷史記憶,記錄我們在城市結構中與歷史記憶的交錯。
本研究從建築的製圖展開,欲從都市建築空間研究的視角出發,藉由空間的引導跳脫慣常的思考模式,帶來不同向度的觀察,點出過去沒有被書寫過的認識,記錄一幢異質的台北建築。
本計畫「上窮碧落下黃泉」欲窮盡近代能夠找到與之相繫的碎片,採用資料的種類包括:家族寫真、航照影像、歷史地圖、報章、期刊、電話簿、國家檔案、地籍謄本、戶籍名簿、空間踏查、各人對於邸宅空間使用的記憶文字以及口訪、乃至先行學者的調查報告與歷史書寫等。研究篇章的內容也將針對這些影像文本自製圖表,加以讀圖、判釋、梳理寫成調查報告。
周武翰
NYLAS
WU-HAN CHOU
-
2024/04
《靈場模擬器》(A ‘Reiba’ Simulator)
-
2023/10
《偷馬森》(Thomason)
-
2022/10
《古道與鼓亭》(The old trail and the drum pavilion)蟾蜍山.寶藏巖主題裝置空間創作
-
2022/05
《牆裡的人》(The man within the wall)人權教育繪本創作
-
2021/07
《在我的軍審宣判之前》(Before I was sentenced by the court-martial)白色恐怖不義遺址教具設計
-
2020/08
《無存建築裡的記憶》(The vivid memory of a vanished villa)建築影像敘事創作
-
2019/11
《圍起來的名字》(A scarfed name)地景與敘事創作
-
2019/11
《地名的素描本》(Drawing the name of a place)建築空間調查圖繪
-
2019/11
《村子的臉》(A cubist village)建築影像與製本創作
-
2024/04~2024/06
「Immemory 未記持」(bē-kì-tit),基隆市立美術館,台灣基隆。
-
2023/11~2023/12
「寶藏巖Thomason計畫」,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台灣台北。
-
2023/08~2023/10
「城中轉正」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台灣台北。
-
2022/10~2022/12
「古道與鼓亭」蟾蜍山.寶藏巖串連創作展,台灣台北
-
2022/08~2022/10
「紐解く」(Himotoku: The opening blossoms of an unravelling world),日本東京
-
2022/06
「畫話III:一座島的故事」人權教育繪本,台灣台北
-
2021/12~2022/03
「很久很久以前,在桃園」(Once upon a time, in Taoyuan),台灣桃園
-
2021/09~2021/10
「場所感」(Sense of Site-specific),台灣台北
-
2021/07
「昨日招待所」(The guesthouses of yesterday)人權素養教具箱.空間篇,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