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與研究推廣計劃

葉杏柔

  •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與研究推廣計劃|葉杏柔|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與研究推廣計劃|葉杏柔|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與研究推廣計劃|葉杏柔|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與研究推廣計劃|葉杏柔|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與研究推廣計劃|葉杏柔|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與研究推廣計劃|葉杏柔|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與研究推廣計劃|葉杏柔|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與研究推廣計劃|葉杏柔|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與研究推廣計劃|葉杏柔|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與研究推廣計劃|葉杏柔|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與研究推廣計劃|葉杏柔|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與研究推廣計劃(2025)為「愚公移山:(九〇年代)楊逵聲與影」(2024)第三階段,前兩階段分別為「愚公移山:九〇年代楊逵聲與影」線上展與「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實體展覽(後者為國藝會2023「多元藝術」前導計畫補助)。

「愚公移山:(九〇年代)楊逵聲與影」計畫以楊逵(1906-1985)九〇年代率先台灣文學界產生的「媒介轉向」現象為題旨,以《楊逵:鵝媽媽出嫁》音樂專輯(1993,水晶有聲出版社)與《不屈的魂靈:楊逵》文學紀錄片(1997,前衛出版社,黃明川導演)為核心案例,由此展開楊逵聲音、影像「九〇年代」與「前九〇年代」研究。

延續「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的研究與創作基礎,「花園裡的一塊磚」重探六〇至七〇年代台中東海花園,側繪曾經奔忙街頭、晚年挨戶賣花的「賣花婆」葉陶(1905-1970),並顯微探照在花園挖地紮根的楊逵⸺如何打造敞視的「家屋—社會」基地,讓花園成為話語、影像、歌曲迴響/顯像的場域。1976年見報的〈我有一塊磚〉道出楊逵對這片園地長遠的想像:一個公共的文化基地,可以是「藝術館」、「民藝館」或是「圖書館」。七〇年代末,楊逵從花園「再出發」,不僅是重返文壇,而是儼然將自己拋入社會,讓待定義的「楊逵」成為既是論述也是建設社會的磚。

計畫內容包含四項,一是主題展覽策畫與作品創作,由藝術家李慈湄、汪正翔、黃大旺、劉紀彤展出回應主題的新作品。第二,是策畫延伸自作品議題的專題講座(四場),分別由葉杏柔、顧玉玲、黃建宏、楊翠主持,講者有吳思鋒、郭亮廷、胡清雅、陳柏謙、黃崇凱、汪正翔、劉紀彤、蔡宛璇等。第三,是邀請研究者撰寫專題文章,深談由「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議題延伸的議題,作者為印卡與陳平浩。第四,建立數位檔案庫,將「愚公移山:(九〇年代)楊逵聲與影」(2024)與本計劃內容收錄於網站

 

顯示完整資訊
展場圖片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姓名

葉杏柔

Name

Hsing-Jou, Yeh

作品紀錄
  • 2023/05

    〈眾生擬像及其破格之欲《肉身賽博格》〉(刊於「表演藝術評論台」)

  • 2023/03

    〈藝術是一個「物以類聚」的時刻〉(收錄於「國藝會線上誌」)

  • 2019/06

    〈 Archive or Alive?談在地實驗「劉守曜獨舞數位典藏研發」計畫〉 2019.06 《劇場.閱讀》 Issue 44 vol. 6

  • 2019/03

    〈關於 90年代的藝文檔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 ,《現代美術季刊》 ,192期, 2019.03,頁 54-55。 出版:台北市立美術館。

  • 2017/08

    〈讓影像自我辨明──關於解放文化檔案的一些期許〉 ,《破身影》專輯 2017/08 。出版:台北市立美術館。

  • 2017/06

    〈從扶植到研發:不唯「展覽」是問,期待一個分進合擊的國際交流方法〉 《給下一輪台灣數位藝術的文件: 2006-2016》 2017/06 。出版:典藏藝術 家庭。

  • 2016/11

    〈後見 之明── ET@T Archive的串流視域〉 ,在地實驗影音檔案庫 ET@T Archive 2016/11 。

  • 2015/08

    〈談「當代」太正確,談「前衛」太保守〉 ,《數位荒原》 ISSUE22 2015/08/28

  • 2015/08

    〈異地是否有異響?「異響 2015─台比聲音藝術交流計劃」後記〉 ,《藝術家》雜誌 2015/12 與 《數位荒原》 ISSUE 22 2016/01)。

得獎紀錄
  • 2024/06

    【補助】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評論專題「記憶迭代⸺藝術、檔案與影音敘事技術」

  • 2022/06

    【補助】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計畫:評論專題「九〇年代噪聲作動的頻譜:從周逸昌、黃明川與王福瑞的藝術實踐談起」

  • 2021/04

    【補助】 文化內容策進院 「 2021年臺法 XR人才交流計畫」

  • 2017/03

    【補助】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海外藝遊」專案 提案計畫 「 南境歐陸:巴 爾幹半島當代與新媒體藝術踏查 」

展演或發表紀錄
  • 2025/04

    【論文發表】行動者座標:在地實驗與黃明川九〇年代中旬的影片記錄行動(主辦:「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

  • 2025/03
    ~
    2025/05

    策劃製作「花園裡的一塊磚」展覽(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 2024/12
    ~
    2025/12

    【論文發表】手持的歷史:《1995後工業藝術祭》紀錄片的音畫刻寫與影音檔案史料意義初探(主辦:解框:2024當代視覺文化、藝術跨域與美學博士生聯合研討會)

  • 2024/07

    【論文發表】愚公移山:楊逵聲影考與展覽作為方法(主辦:2024年「現代中的傳統」臺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

  • 2024/03
    ~
    2024/05

    策劃製作「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展覽(地點:立方計劃空間)

  • 2024/03
    ~
    2040/03

    策劃線上展「愚公移山:九〇年代楊逵聲與影」(展覽網站:立方計劃空間「聲經絡」網站)

  • 2023/05
    ~
    2024/06

    發表「九〇年代噪聲作動的頻譜:從周逸昌、黃明川與王福瑞的藝術實踐談起」評論專題(文章六篇)

  • 2022/11

    【講座】九〇年代「在地實驗」及其影像部署 (紀錄影片:https://youtu.be/DRxYCHmlCzs)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