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夢劇場Ⅲ》
世紀當代舞團
世紀當代舞團自2007年起策動《歡迎光臨˙永康藝族》,開創「快閃先驅」之潮流,以藝術新秀創作平台為主旨,發展社區藝術表演活動,秉持著發掘新鮮創意人,持續至2011年已培育出許多在台灣本土的明日之星;而在遷至城南現址後,接續以兩層樓的舊時米倉作為孕育表演藝術新秀的基地,發起《孵夢劇場》,進而轉型為更成熟的跨域新秀展演平台。延續《永康藝族》連結在地文化與創新實驗的精神,《孵夢劇場》更將點對點的展演能量匯聚於此空間,廣納更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創作新秀,同時為台灣表演藝術注入新血,帶來嶄新的視野。舉辦至今已第三屆的《孵夢劇場》,不但受到許多藝術新秀的關注,也是校園師長首推「最具有影響力及指標性的藝術創意平台」。
此次孵夢劇場III以「萬有影力」為主題,廣召五位新生代創作者,將電影中的無限可能結合表演藝術的當下性,為城南的歷史氛圍注入新的活力。《建築》的編舞者陳伊珊以電影「楚門的世界」為藍本,在舞台上利用積木堆疊與拼湊構建兩個世界的概念,對應至電影中的兩個時空,企圖找尋人與人間、外在表現與內心矛盾間的平衡。取材自電影「霸王別姬」創作的舞作《兮》,莫天昀以深刻的電影畫面與台詞作為元素,以京劇音樂為基底,在試圖打破既定框架同時避免成為杜象式的噴泉,運用動作、空間與燈光轉化時間軸,傳達在更迭間被困住的回憶。以「猜火車」為主軸,取材卻不限於單一電影,李宗霖的舞作《開始之前,結束以後》嘗試使用喜劇中巧妙的畫面轉換和快速製造情緒起伏的特性,堆疊氛圍後迅速將其打破後再重新建構,跳脫習慣起承轉合的架構,將自身經驗與領悟貫穿於作品中。《複製零點零一》將電影「重慶森林」的對話帶進舞作,編舞者賴有豐希望藉由電影角色與對白在舞台上的重現,描繪都會速食愛情有如複製品般的象徵,缺乏濃烈的情感,剩下的僅是日常中的柴米油鹽,不完美,卻很真實。第二次參與《孵夢劇場》的編舞者張雅媛的舞作《錯置的維度》並非直接從電影「險路勿近」提取元素,而是以劇中劇情及角色為自省,舞者以一男一女卻並非陰陽兩面的分界,各自選擇自我審視的方向,發展出新的空間和時間之下的畫面。
由藝術總監姚淑芬規劃「舞蹈X影像工作坊」與「舞蹈電影賞析工作坊」,邀請到影像創作者張皓然與影評人田國平,並設計一系列跨域課程。
影像創作者張皓然以舞蹈中的影像及影像中的舞蹈為課程主題。教授基礎及進階的舞蹈攝影,學員透過進行實際操作觀察自身的肢體語彙,以客觀的視角重新檢視編創作品。並以張皓然的劇場攝影作品-雲門舞集《稻禾》與世紀當代舞團《蒼穹下》為例,探討舞蹈與影像間的關係與作品風格分析,深入了解舞蹈與影像的跨域編創技法,經過不同領域創作者的討論與交流,在課堂實地操作創作拍攝完成階段性的分組呈現,分享創作靈感與概念,激盪出更多元精采的正式演出作品。
舞蹈電影賞析工作坊邀請以「貧窮男」為筆名的著名影評人-田國平,帶來一系列的經典舞蹈電影解析,除了放映四部此次演出之編舞者運用之電影,同時由田國平老師講述舞蹈與影像在電影史上的發展與脈絡,從早期在特效與設備較今相對簡單的環境下,如何利用運鏡與舞蹈動作的編排達到視覺上的突破,到現今如何連結多媒體影像、投影及後製效果達到舞蹈與影像的多元性與創造性。
此次課程並於無針對「一般學員」、「影像創作者」或「專業舞者」分別設計不同類型的課程,相反的開放不同領域學員聚集在一起共同交流,從各自的視角出發激盪出新的火花。例如在舞蹈影像工作坊的呈現中,由影像工作/愛好者搭配一位有表演背景的學員或是專業舞者共同創作,以自身熟悉的角度/角色出發之後再做交換,形成表演者同時是拍攝者、拍攝者同時也是表演者的有趣景象,藉此消彌對彼此專業領域的距離感與恐懼感,也實踐跨領域的初衷,創造舞蹈與影像結合的多元開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