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藝創產業暨藝術行政實務發展平台

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

  • 全國藝創產業暨藝術行政實務發展平台|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全國藝創產業暨藝術行政實務發展平台|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全國藝創產業暨藝術行政實務發展平台|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全國藝創產業暨藝術行政實務發展平台|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從近年藝術生態勞動力問題劣化,許多期刊專題討論了創作者及藝術行政人力為了爭取資源、應付資源競爭生態的窘境,點出中間人力層的消失,也點出了政策模式的瓶頸。(討論之專題文章有集體過勞的藝術世代 - 林怡秀/供養的體系-從藝術圈中間層工作的消失談起 – 王聖閎/當藝術勞動成為國家預算補助的例外-訪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俊裕 - 高愷珮/藝術勞動價值的復返-全面非典化與階級不正義 - 陳韋臻/做為常態的非典型-藝文工作者的勞動 - 林怡秀、表演藝術勞動市場異形化-黃佩蔚)。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開辦以來,至今會員超過400人。會員包括各類型的藝術創作者,但也不少藝術行政專業者也加入了藝術執行的類項,成為會員。本計畫運用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既有之網站,擴建具有諮詢功能和即時對談網站。然而,回到藝術創作者上,長久以來臺灣的藝術演出大多處在一個煙火結束後,就等待下一個煙火的狀態,只有少數幾個團隊有紀錄自己,甚至翻譯為英文的認知,而這些團隊也通常能夠被更多人以及國家知道。而在展覽以及演出後面默默的記錄者,就是這些被層層剝削的專業藝術行政人才;檢視台灣,政府單位雖有所意識的進行保存及紀錄,並進行實際運作的資料庫型網路平台有:文化部網路劇院、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藝術資料庫以及遍佈各處的數位典藏計畫。但終究是由上而下的計畫,無法從團隊而起,以致藝術資源分散各地卻無法統合。

在現今社群網路的時代中,文化藝術正如BigData的概念一般,必須是跨越國界藩籬的。Art-mate系統即是參考電影界知名的IMDb網路電影資料庫(Internet Movie Database),以「人」與「作品」為核心思考,連結創作單位(劇團)、場地及評論,甚至售票系統,企圖將這些四散各處的演出資訊用網路線串連起來,讓每一個藝術創作者有歷史,每個創作單位有記憶,每個作品有主人。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站在藝術家的角度,我們希望將此系統引進臺灣,並針對台灣藝文環境做調整優化,讓台灣藝術可以與香港、澳門接軌,逐步連結中國各城以及其他亞洲華文城市,共同建立亞洲劇場聯合網絡。同時,結合了資料庫的概念,包含 專業藝術行政人才,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及智慧財產權。在工會的擴充上可以做到,網站擴建可交流版頁,研究結果、分析、對策、政策刊登之平台,徵募藝術行政人才開發「線上策展與藝術家行銷」計畫。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相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