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

動見体

  • 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動見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動見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動見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動見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動見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動見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動見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動見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動見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動見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動見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動見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動見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當代人文劇場《台北詩人》|動見体|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台灣劇場近來常見搬演西方經典及當代劇本,或是改編自外國文學作品的演出,但仍少有以當代本土文學為出發的原創劇作。《台北詩人》結合詩人王添源的十四行詩與生平,以文學為底蘊,將詩文意象與隱身於書頁背後的故事轉化為劇場創作,再現詩人寄予鉛字中的生活軌跡與生命體悟。

全劇時空橫跨民國六〇年代到九〇年代,但手法上並不以單純的倒敘、插敘為手法敘事。而是利用詩人病末最後的一段彌留狀態,試圖揣測、建構出一段想像的詩人的內在旅程。人在最後的彌留狀態,器官都已將近壞死,唯獨剩下腦部還在繼續運作,據說人會在這段時間內,回顧自己的一生,最後迎向死亡。編導王靖惇以此作為情節主線,著重在詩人最後的一段精神狀態,在這段自己與過去共處的時光裡,記憶或被扭曲,或被轉化成符號,或重新創造出不曾發生的情景和對話,以期待在最後一段時光為自己帶來安慰與救贖。《台北詩人》即以這段杜撰的內在時空作為主軸,營造出詩意的幻想空間,但在詩人的世界裡,仍然存在著有血有肉的角色形象,以生活化的語言和真切的情感,召喚出破碎並變形的家族記憶。

動見体期待藉由此次演出,在持續關注、探討現代人內在情感的同時,重新喚起觀眾對台灣土生土長文學作品的矚目,以及向本土創作者的堅持與耕耘致敬。此外,為了能更嚴謹的結合文學與劇場形式,並讓少見的中文十四行詩在製作中能持續被認識、推廣,《台北詩人》邀請熟知王添源詩作與生平的文學界名家—作家林文義擔任文學顧問,並特邀印刻文學總經理田運良先生對談,協助創作者更深入的探究十四行詩的內涵,在劇場演出之外,保存更多的文學價值。

顯示完整資訊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新聞稿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