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復興的微光

  • 古樂復興的微光|微光古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古樂復興的微光|微光古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古樂復興的微光|微光古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古樂復興的微光|微光古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古樂復興的微光|微光古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古樂復興的微光|微光古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古樂復興的微光|微光古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古樂復興的微光|微光古樂集|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古樂復興的微光》 大師系列-席捷斯瓦·庫伊肯與微光古樂集」演出簡介

微光古樂集特邀歐洲古樂復興先驅者、比利時國寶級大師與巴洛克小提琴學派的開山始祖——席捷斯瓦·庫伊肯(Sigiswald Kuijken),此次也將是古樂復興大師的首次來台。

此次席捷斯瓦·庫伊肯與微光古樂集的合作將帶來難能一見的重量級曲目,曲目包含法國、德國日耳曼、以及義大利等當時巴洛克音樂流行的主要地區。法國音樂特有的裝飾奏在巴洛克樂團合奏中、以及不同樂器之間的競奏中展現出獨有的法式優雅。日耳曼音樂尤屬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的音樂為重要指標,作品集《音樂的奉獻》中,巴赫淋漓盡致的展現出高超的對位法技巧和一生中對音樂無私的奉獻。義大利韋瓦第的作品中,獨奏樂器的炫技以及與樂團的合奏無間更是讓人澎湃激昂。

17-18世紀的歐洲是巴洛克器樂作品的黃金時期,器樂的蓬勃發展,歐洲作曲家們紛紛為此譜曲,以室內樂形式的作品是當時的主流,例如兩支高音樂器搭配大鍵琴以及大提琴/維奧爾琴等數字低音的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亦或是給不同樂器的競奏曲(concerto)等編制,將樂器的獨特性充分的表現出來。

席捷斯瓦·庫伊肯除了巴洛克小提琴之外,也將使用肩上大提琴(Spalla)演出,肩上大提琴又稱高音大提琴(shoulder cello),體型比大提琴小,音色醇厚,演奏時需要將樂器放在肩上拉奏,據說約翰.賽巴斯提安.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無伴奏組曲便是寫給這種樂器演奏,相較大提琴更容易拉奏快速音群。

此場音樂會的編制為巴洛克室內樂團,使用仿古的歷史樂器:巴洛克木笛、巴洛克長笛、巴洛克雙簧管、巴洛克小提琴、巴洛克中提琴、維奧爾琴、巴洛克低音管、大鍵琴……等各種難得一見的巴洛克古樂器齊聚一堂,以不同的室內樂組合,呈現出古樂器豐富的音樂色彩與層次,音樂會的最後席捷斯瓦·庫伊肯使用巴洛克肩上大提琴與微光古樂集共同呈現韋瓦第寫給大提琴的協奏曲,為大家帶來一場流動的音樂盛宴,並一同見證古樂復興運動的微光。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微光古樂集

立案日期

2019/12/02

負責人

陳逸群

團體簡介

微光古樂集,為台灣在地的古樂團暨古樂資訊平台。專注於使用古樂器和早期演奏技法,自2019起由旅歐古低音管演奏家蔣皓任,巴洛克小提琴家大下詩央與台灣小提琴家陳逸群,集結旅歐美與在地的年輕台灣古樂演奏家朋友們,以尊崇歷史文獻考究和復古演奏的方式演出歐洲從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到古典等早期音樂。

從上個世紀開始到今天,古樂復興運動在世界各地的音樂發展上已是顯學,為了讓台灣與國際音樂潮流接軌,旅歐美的團員定期回台灣帶領古樂團,樂團用在地深耕與生動創新的方式推廣古樂,除了不定期舉辦古樂演出與校園推廣講座之外,同時也結合巴洛克時期的繪畫,舞蹈,戲劇,古畫攝影等古歐洲的歷史美學,用鑑古知今的方式認識歷史與提升台灣的美感教育。

2021-2023重要活動紀錄:

  • 2023年12月,微光古樂集將受邀至德國 - 巴特克羅青根(Bad Krozingen)歷史鍵盤樂器宮廷博物館,演出《采爾布斯特的微光》-凱薩琳女皇時代的巴洛克音樂音樂會。
  • 2023年9月受韓國邀請,參與第26屆韓國春川國際古樂節(26th Chuncheon International Early Music Festival),與國際古樂大師Dorothee Oberlinger與Olga Watts同台演出,並與韓國新巴洛克樂團(The New Baroque Company)和新加坡紅點巴洛克樂團(Red Dot Baroque),三團組成亞洲古樂聯盟,至韓國首爾藝術中心IBK音樂廳演出《巴洛克風潮》音樂會。
  • 2023年6月於國家演奏廳舉辦《巴赫小提琴&大鍵琴奏鳴曲系列I - 旭日東昇》音樂會。
  • 2023年4月於臺大藝文中心共同主辦《文藝復興宮廷舞宴》系列-舞蹈音樂會。
  • 2023年3月於高雄衛武營表演廳舉辦法國巴洛克清唱劇《洛可可的四季風華》音樂會。
  • 2021、2022年兩度受邀參與臺南國際音樂節,於臺南美術館演出燭光音樂會。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