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夢正初長---2022年度製作企劃書 【紅樓‧夢崑曲】(三)

  • 好夢正初長---2022年度製作企劃書 【紅樓‧夢崑曲】(三)|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好夢正初長---2022年度製作企劃書 【紅樓‧夢崑曲】(三)|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好夢正初長---2022年度製作企劃書 【紅樓‧夢崑曲】(三)|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好夢正初長---2022年度製作企劃書 【紅樓‧夢崑曲】(三)|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好夢正初長---2022年度製作企劃書 【紅樓‧夢崑曲】(三)|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好夢正初長---2022年度製作企劃書 【紅樓‧夢崑曲】(三)|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好夢正初長---2022年度製作企劃書 【紅樓‧夢崑曲】(三)|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好夢正初長---2022年度製作企劃書 【紅樓‧夢崑曲】(三)|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好夢正初長---2022年度製作企劃書 【紅樓‧夢崑曲】(三)|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好夢正初長---2022年度製作企劃書 【紅樓‧夢崑曲】(三)|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好夢正初長---2022年度製作企劃書 【紅樓‧夢崑曲】(三)|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好夢正初長---2022年度製作企劃書 【紅樓‧夢崑曲】(三)|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好夢正初長---2022年度製作企劃書 【紅樓‧夢崑曲】(三)|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臺灣崑劇團2019製作「紅樓‧夢崑曲」(一),2020「紅樓‧夢崑曲」(二),兩檔叫好又叫座年度大戲,獲得觀眾熱烈迴響。2022 年十一月為延續觀眾對崑劇與紅學的熱愛,推出「紅樓‧夢崑曲」(三),於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演出,由戲劇指導溫宇航老師、劉稀榮老師帶領臺崑中青年演員同台飆戲。

從賈母少女時聽的戲,窺見其非凡的藝術涵養,賈母的一生是榮華富貴的一生,也可以說是波瀾壯闊的一生。身為紅樓小說中的要角,賈母點過不少戲曲,處處顯現出自己高雅脫俗的氣質和品味。第三輯的製作,希望由賈母這個「人物」作為切入點,帶觀眾由賈母的視角來認識及瞭解賈府的繁華盛衰。

2022年11月24、25日先彩排,26日經典折子戲,凌嘉臨、蔡佳君演〈釵釧記.相約.相罵〉,劉稀榮、翁亦辰、嚴梓碩演〈張三借靴〉,趙揚強、陳長燕演〈西樓記.樓會〉,劉育志、奈諾.伊安、謝樂、黃昶然演〈西廂記.惠明下書〉。

《紅樓夢》與《西遊記》這兩部經典小說之間,有很大的關連。首先,它們都是一塊石頭引發的故事,《西遊記》裡的石頭變成了孫悟空,《紅樓夢》裡的石頭變成了賈寶玉,這才有了古典文學當中兩個如此精彩的故事。其實除了這個聯繫,孫悟空和唐僧等人的身影還曾經在《紅樓夢》中出現過多次,也是賈母從小聽到老,最喜歡的戲。

27日《西遊記》,溫宇航、郭勝芳演〈西遊記.認子〉,陳秉蓁、陳致臻、翁亦辰演〈西遊記.胖姑〉,戴心怡、曾冠東演〈西遊記.三借芭蕉扇〉。

兩天演出除了重現小說中所提及的崑劇劇本外,亦邀請當今紅學專家朱嘉雯老師導聆,用專業的角度帶領聽眾進入紅樓故事,親身體驗紅樓夢中人的娛樂生活,並帶觀眾了解賈母不俗的美學觀點,及其在文學中的背後意義。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臺灣崑劇團

立案日期

1999/06/05

負責人

張秋桂

團體簡介

緣起

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支持下,1991至2000年,由曾永義教授和洪惟助教授主持「崑曲傳習計畫」,廣泛邀集中國大陸各劇團優秀的崑劇演員及教師來台教授崑曲,多年來培訓出一批專業表演者。

創團

為了延續崑曲傳習計畫的成果,2000年在洪惟助教授的帶領下,以參與該計畫的成員為基礎,組成了台灣第一個專業崑劇表演團體「臺灣崑劇團」。持續聘請中國大陸名師來教學,並持續吸收國光劇團、台灣戲曲學院等劇團年輕演員入團學習,2020年已有演員三十餘人,並有專業水準的伴奏樂隊。

發展

臺灣崑劇團行當齊全,能演劇目相當多元。團員平均年齡三十多歲,頗有發展潛力。這批由大陸眾多崑劇名師指導訓練出來的優秀崑劇表演者,不僅吸收了大師的精華,更試圖建立自我特色。至2020年已累積折子戲六十餘折及《牡丹亭》、《爛柯山》、《風箏誤》、《蝴蝶夢》、《玉簪記》、《琵琶記》、《獅吼記》、《西廂記》、《尋親記》、《奇雙會》、《荊釵記》、《范蠡與西施》、《夢中緣》等十三個全本戲的實力。

迴響

多年來,臺灣崑劇團經常參與兩岸崑劇聯演。2000年4月、2006年7月、2012年6月應邀赴蘇州參與第一屆、第三屆、第五屆「中國崑劇藝術節」演出,獲得台灣及大陸崑劇界一致的肯定與讚揚。2006年7月應溫州市邀請在溫州鹿城文化中心演出《爛柯山》兩場。2010年應邀赴日本宮崎縣演出、2013年夏天赴德國海德堡、慕尼黑以及奧地利維也納演出、秋天赴上海與上崑聯演,皆獲得觀眾熱烈迴響,當地媒體亦爭相報導。

推廣

臺灣崑劇團除了每年定期舉辦各項大小的演出活動外,亦積極辦理各式教育推廣研習及輔導大專崑曲社團,以擴大崑曲欣賞人口,期能使精緻的崑劇藝術在台灣得到傳承與發揚,帶動台灣整體戲曲藝術的提昇與發展。

重要活動

  • 2022年 臺灣崑劇團大專巡演「風情月意—玉簪記」(國立臺南大學,雅音樓音樂廳)
  • 2022年 臺灣崑劇團大專巡演「風情月意—玉簪記」(臺中市,東海大學,銘賢堂)
  • 2022年 臺灣崑劇團沉浸式戶外演出「愛情的模樣」(臺北市,士林官邸)
  • 2022年 臺灣崑劇團年度製作「紅樓‧夢崑曲—賈母少女時」(臺北市政府親子劇場)
  • 2022年 臺灣崑劇團大專巡演「風情月意—玉簪記」(新竹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學生活動中心)
  • 2021年 臺灣崑劇團年度製作「拋花引玉」(臺北市政府親子劇場)
  • 2021年 臺灣崑劇團大專巡演「風情月意—玉簪記」(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演藝廳)
  • 2021年 台積心築藝術季—臺灣崑劇團大專巡演「紅樓‧夢崑曲」
  • 2020年 臺灣崑劇團年度製作「獻給女兒家—2020紅樓‧夢崑曲」(臺北市政府親子劇場、國立東華大學,學生活動中心)
  • 2019年 臺灣崑劇團春季公演「蒼松勁骨—崑曲老生專場」 (臺北市,大稻埕戲苑)
  • 2019年 臺灣崑劇團年度製作「紅樓‧夢崑曲—紅樓學者與崑曲藝術家的對話」(國立中正紀念堂,演藝廳)
  • 2018年 臺灣崑劇團夏季公演「臺灣崑曲女聲—親情愛情夫婦情」(臺北市,大稻埕戲苑)
  • 2018年 臺灣崑劇團冬季公演「荊釵殘夢」(臺北市,城市舞台)
  • 2018年 臺灣崑劇團夏季公演「臺灣崑曲女聲—親情愛情夫婦情」 (臺北市,大稻埕戲苑)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