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女兒家──2020年紅樓‧夢崑曲

  • 獻給女兒家──2020年紅樓‧夢崑曲|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獻給女兒家──2020年紅樓‧夢崑曲|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獻給女兒家──2020年紅樓‧夢崑曲|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獻給女兒家──2020年紅樓‧夢崑曲|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獻給女兒家──2020年紅樓‧夢崑曲|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獻給女兒家──2020年紅樓‧夢崑曲|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獻給女兒家──2020年紅樓‧夢崑曲|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獻給女兒家──2020年紅樓‧夢崑曲|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獻給女兒家──2020年紅樓‧夢崑曲|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獻給女兒家──2020年紅樓‧夢崑曲|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獻給女兒家──2020年紅樓‧夢崑曲|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獻給女兒家──2020年紅樓‧夢崑曲|臺灣崑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元妃省親與黛玉生日中的崑曲宴會,正好是《紅樓夢》小說的前段與後段,元妃省親是賈府如日中天之時,黛玉生日則已經逐漸走向敗亡,兩次宴會的對比,在崑曲的呈現上也有值得玩味的部分。同時,元妃省親為了回家,黛玉則是離家依親,在小說中的崑曲書寫都埋下了伏筆。

本演出分為兩日:第一日演出〈一捧雪‧豪宴〉、〈長生殿‧密誓〉、〈牡丹亭‧離魂〉、〈邯鄲記‧仙緣〉;第二日演出〈占花魁‧受吐〉、〈琵琶記‧喫糠〉、〈祝髮記‧渡江〉、〈蕊珠記‧冥昇〉。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主要參與者

1. 藝術總/團長:洪惟助

2. 紅學指導、演出主講:康來新、朱嘉雯

3. 戲劇指導:溫宇航

4. 作曲:洪敦遠

5. 編劇:孫致文

6. 音樂指導:蕭本耀

7. 執行製作/企劃:劉品瑗

8. 平面設計/票務:彭子鴻

9. 字幕執行:黃敬恩

10. 技術統籌:唐宋音響

11. 後台衣箱管理:福記戲劇用品企業社

12. 演出錄影:大遠景錄影攝影有限公司

13. 演員:

  • 〈一捧雪‧豪宴〉:朱安麗、劉稀榮、華智暘、劉育志、羅慎貞、潘宜庭、黃家成、周慎行、吳思偉、張士綱
  • 〈長生殿‧密誓〉:溫宇航、陳長燕、呂家男、許立縈
  • 〈牡丹亭‧離魂〉:陳美蘭、羅慎貞、許立縈
  • 〈邯鄲記‧仙緣〉:溫宇航、華智暘、劉育志、羅慎貞、潘宜庭、黃家成、周慎行、吳思偉、張士綱
  • 〈占花魁‧受吐〉:溫宇航、劉珈后、劉稀榮、黃家成
  • 〈琵琶記‧喫糠〉:陳長燕、劉稀榮、張德天
  • 〈祝髮記‧渡江〉:劉育志
  • 〈蕊珠記‧冥昇〉:陳長燕、劉珈后、許立縈、呂家男

14. 樂師:蕭本耀、宋金龍、王寶康、吳幸融、唐厚明、何柔澐、吳承翰、林承穎、陳品丞、簡彤恩

顯示完整資訊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臺灣崑劇團

立案日期

1999/06/05

負責人

張秋桂

團體簡介

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支持下,1991至2000年,由曾永義教授和洪惟助教授主持「崑曲傳習計畫」,廣泛邀集中國大陸各劇團優秀的崑劇演員及教師來台教授崑曲,多年來培訓出一批專業表演者。

為了延續崑曲傳習計畫的成果,2000年在洪惟助教授的帶領下,以參與該計畫的成員為基礎,組成了台灣第一個專業崑劇表演團體「臺灣崑劇團」。持續聘請中國大陸名師來教學,並持續吸收國光劇團、台灣戲曲學院等劇團年輕演員入團學習,2020年已有演員三十餘人,並有專業水準的伴奏樂隊。

臺灣崑劇團行當齊全,能演劇目相當多元。團員平均年齡三十多歲,頗有發展潛力。這批由大陸眾多崑劇名師指導訓練出來的優秀崑劇表演者,不僅吸收了大師的精華,更試圖建立自我特色。至2020年已累積折子戲六十餘折及《牡丹亭》、《爛柯山》、《風箏誤》、《蝴蝶夢》、《玉簪記》、《琵琶記》、《獅吼記》、《西廂記》、《尋親記》、《奇雙會》、《荊釵記》、《范蠡與西施》、《夢中緣》等十三個全本戲的實力。

多年來,臺灣崑劇團經常參與兩岸崑劇聯演。2000年4月、2006年7月、2012年6月應邀赴蘇州參與第一屆、第三屆、第五屆「中國崑劇藝術節」演出,獲得台灣及大陸崑劇界一致的肯定與讚揚。2006年7月應溫州市邀請在溫州鹿城文化中心演出《爛柯山》兩場。2010年應邀赴日本宮崎縣演出、2013年夏天赴德國海德堡、慕尼黑以及奧地利維也納演出、秋天赴上海與上崑聯演,皆獲得觀眾熱烈迴響,當地媒體亦爭相報導。

臺灣崑劇團除了每年定期舉辦各項大小的演出活動外,亦積極辦理各式教育推廣研習及輔導大專崑曲社團,以擴大崑曲欣賞人口,期能使精緻的崑劇藝術在台灣得到傳承與發揚,帶動台灣整體戲曲藝術的提昇與發展。

重要活動

  • 2020年 臺灣崑劇團年度製作《獻給女兒家》—2020紅樓‧夢崑曲(東華大學學生活動中心、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
  • 2019年 臺灣崑劇團春季公演《蒼松勁骨》—崑曲老生專場(大稻埕戲苑)
  • 2019年 臺灣崑劇團年度製作《紅樓‧夢崑曲》紅樓學者與崑曲藝術家的對話」(中正紀念堂演藝廳)
  • 2018年 臺灣崑劇團夏季公演《臺灣崑曲女聲》親情愛情夫婦情(大稻埕戲苑)
  • 2018年 臺灣崑劇團冬季公演《荊釵殘夢》(城市舞台)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