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月》新製作
世紀當代舞團
富含東方文化與肢體語彙的《破月》,是藝術總監姚淑芬探究婚姻、人性與慾望的十年之作。由應英國新堡舞蹈中心之邀編創,曾獲美國大學舞蹈節最佳編舞獎的《大四囍》為起點,經歷十年的時光洗禮,為姚淑芬探究女性婚姻觀的系列終曲。
除了紅幔、紅線、鳥籠、囍字等舞作經典元素,《破月》也邀請多位中生代與新銳藝術家合作。視覺藝術家黃嘉祥Jasper Huang融合漢代傳統喪服與西洋白紗禮服,以層層包擃的視覺表現,喻示莊嚴儀禮與人生圓滿的追尋。跳脫傳統意象的時尚服裝,賦予男女舞者優雅靈動的造型,令許多觀眾印象深刻。
而舞台空間邀請第28屆奇美藝術獎得主黃啟峻擔任,挑戰傳統婚慶儀式的美學空間設計,脫落繁複的婚儀符碼,僅以鳥籠、紅幔呈現內斂簡約的舞台,透過跨世代的藝術對話,呈現詩意冷冽的空間氛圍。另外,本次亦邀請甫獲(2017)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的影像新銳呂柏勳擔綱宣傳影像設計,透過新生代之眼,以多元視角探構傳統婚姻、宿命論與當代男女等多重議題。
不同於《大四囍》的嘲諷幽默,編舞家展現直觀的叛逆觀點;《破月》是編舞家轉念後的成熟心境。視角由喧鬧歡騰的婚禮現場轉移至新郎新婦的內心空間,舞者以極為緩慢的動作質地緩緩推移情感敘事;截然不同的肢體語彙與心靈思索,年輕舞者亦須跨越艱難的挑戰。「一天的等待是一生一世的期待」,千里姻緣一線牽的婚姻大戲,挑動各年齡層觀眾的心緒回憶,或許是自身年輕時的際遇,或許是父母輩走過的青春愁思,年輕的觀眾也從傳統文化中再度思索當代情愛論述。
古往今來難以全觀的兩性關係,交織人性慾望的糾結難題,《破月》不僅再閱女性於婚姻中的多重角色,亦觀照了男性面對婚姻的不安與想望。經歷十年淬鍊的新東方美學,如舞台上的片片紅瓦,圍構出宇宙的循環軌跡,任舞者緩步其中,低聲吟唱出嘗試輪迴宿命與性別自由的多重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