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TAI身體劇場《夠帶種藝術季》

TAI身體劇場

  • 2025 TAI身體劇場《夠帶種藝術季》|TAI身體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5 TAI身體劇場《夠帶種藝術季》|TAI身體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5 TAI身體劇場《夠帶種藝術季》|TAI身體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5 TAI身體劇場《夠帶種藝術季》|TAI身體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5 TAI身體劇場《夠帶種藝術季》|TAI身體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5 TAI身體劇場《夠帶種藝術季》|TAI身體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5 TAI身體劇場《夠帶種藝術季》|TAI身體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5 TAI身體劇場《夠帶種藝術季》|TAI身體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5 TAI身體劇場《夠帶種藝術季》|TAI身體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5 TAI身體劇場《夠帶種藝術季》|TAI身體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5 TAI身體劇場《夠帶種藝術季》|TAI身體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5 TAI身體劇場《夠帶種藝術季》|TAI身體劇場|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TAI身體劇場自2018年起主辦的《pataloma’夠帶種藝術季》,首次邀集臺灣本島不同領域的藝術創作者;「冉而山劇團」、「莊國鑫原住民實驗舞蹈劇場」、「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以「新自由主義」引爆下新一波的原民現身,所提出的「家在哪裡」為引,並進行跨地域的展演空間對話。

《夠帶種》是跨越族群思考的對話性藝術計畫,由藝術家個人/群組進行奇異、混搭的配種創作,讓彼此之間互相看見,互相提問,不是從「我」出發,而是從「我與他人」進行創作的思考與實驗。《夠帶種》更是一個開始,集眾人、眾團之意,形構一個萬物生長,不斷造與變之間折返、辯證、匯融的,創作生態的「家」,使藝術家在歸屬的環境中能持續與眾人進行藝術性的對話,並在複的、反覆的混搭著「我與他人」觀念與記憶中,進行創作的思考與實驗。重複的semupu 、重複的數算著、在反覆兼執行恆常、在恆常間投映生活。

顯示完整資訊
活動紀錄
文宣品
相關成果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TAI身體劇場

立案日期

2013/01/08

負責人

瓦旦‧督喜

團體簡介

TAI身體劇場2013年由太魯閣族藝術家瓦旦・督喜創立,在花蓮美崙溪畔的「工寮」,實驗探索原住民新的身體語彙。「TAI」,源於太魯閣族語,意思是「看」、「瞧」,是藝術總監瓦旦對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凝望與反思:「除了傳統祭儀或觀光化表演,原住民樂舞還有新的可能嗎?」

自2013年起,瓦旦從火車車身與鐵軌碰撞的聲響,及雙腳的踏動得到靈感,逐步找出腳與土地的關係,迄今記錄下八十多式「腳譜」,再透過每一次的創作解構、重組,產生新的身體與舞蹈形式。舞團以傳統祭儀樂舞做為團員們的基礎肢體訓練,再從「tai」與其所發展之身體方法「腳譜」發展身體動作。

TAI身體劇場作品風格多元,觸及原住民文學、身體與音樂、當代原住民處境與環境衝突等議題。舞團曾踏足至英國愛丁堡藝穗節、印尼日惹國際藝術節、中國上海烏鎮戲劇節、印度德里國際藝術節、澳洲墨爾本YIRRAMBOI明日藝術節等藝術節演出。曾以作品《橋下那個跳舞》入圍2016台新藝術獎;與法國音樂家 Roland Auzet 共同創作的作品《尋,山裡的祖居所》,及獨立製作的《月球上的織流》分別榮獲2018年與2020年 Pulima 藝術獎首獎。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