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舞團與劉鳳學七十年舞蹈足跡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一、 調查與研究目的

本計畫「新古典舞團與劉鳳學七十年舞蹈足跡」係以新古典舞團及該團藝術總監劉鳳學為研究對象,期望藉由全面性的文史檔案保存,妥為保存其舞蹈創作作品及各類媒材的原貌,豐富歷年作品本身所欲傳達的意義和價值,此歷史資料將可作為文化學術研究典藏,及舞團日後運作的重要參考。

二、研究主題

統整劉鳳學七十年來豐富的舞蹈文史與編創足跡,包括各類舞蹈創作、舞蹈教育、舞譜紀錄與應用、學術研究及期刊論著等,針對其編創歷程史料檔案的收集統整與歸納。劉鳳學(1925~)自民國39年(1950)開始舞蹈創作生涯,至民國106年已累積129首舞蹈作品。其中除《春之祭》首演於俄國莫斯科之外,其他128首皆完成於臺灣。其作品之內在性及形式趨向於表現文化理念,併整合西方舞蹈理論之分析性及創作方法應用於個人研究、創作外,並積極推廣至舞蹈各層面。對臺灣七十年來舞蹈之發展,提供全方面的奉獻。

三、 研究對象

本計畫係以新古典舞團及該團藝術總監劉鳳學為研究對象。

四、研究成果

此階段已完成統整劉鳳學七十年來豐富的舞蹈文史與編創足跡,將其分為七大項目,分別為:

  1. 創作作品發表年譜與資料建檔編碼:自1950年創作的第1號作品《藍色多瑙河》迄今共129號作品之年譜紀錄,作品類型涵蓋現代舞創作、唐樂舞重建、儒家舞蹈重建、原住民舞蹈重建與創作、舞蹈教材等。
  2. 學術研究論文專書等發表年譜:學術研究則包含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及期刊中所發表的15篇論文、19篇演講稿、13篇期刊文章、26首舞譜紀錄,以及出版9本專書,包含《與自然共舞-台灣原住民舞蹈》、舞蹈交響詩《大漠孤煙直》、現代舞劇《春之祭》舞譜全冊及《舞蹈大辭典》、《鄧肯研究》及《拉邦舞蹈系統之理論》兩者之相關文獻及影像紀錄等。
  3. 唐樂舞相關研究及重建資料建檔。
  4. 臺灣原住民樂舞資料文獻研究收集,包含民國40至60年代臺灣原住民音樂舞蹈採集之文獻、「與自然共舞」臺灣原住民舞蹈專書出版、以原住民題材創作現代舞劇相關史料。
  5. 文化交流活動檔案建檔。
  6. 固定每年進行社會服務活動檔案建檔。
  7. 舞蹈文化人類學研討會資料建檔,

後續將更深入訪談被研究者其129首舞作創作理念及舞作摘要,並整理早期幻燈片劇照、宣傳資料、新聞媒體報導、舞蹈評論、相關照片之蒐集翻拍;磁帶盤帶、卡式錄音帶、DAT、MD、CD等等音樂素材之蒐集並重新轉錄,進行完整檔案紀錄的數位化保存。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新古典舞團

立案日期

1976/04/14

負責人

劉鳳學

團體簡介

1976年3月20日劉鳳學博士懷抱「化身體為春秋筆、寫盡人間 情與理」之千古情懷,和一群獻身舞蹈文化的學生於台北新創 「新古典舞團」,稟「尊重傳統、創造現代」的精神,以深度 的人文內涵,融會西方藝術,將歷史春秋之情化成天下之舞, 透過研究、創作和演出,呈現多元化的風貌。

近年三項重要活動如下

  • 2017年年度製作《羅生門》
  • 2018年《部落冒險王》永續關懷 情繫尖石演出暨舞蹈研習計畫
  • 2018年年度製作《伊娜的光芒》大型原住民現代舞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