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封箱感謝祭》

  • 《2024封箱感謝祭》|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封箱感謝祭》|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封箱感謝祭》|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封箱感謝祭》|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封箱感謝祭》|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封箱感謝祭》|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封箱感謝祭》|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封箱感謝祭》|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封箱感謝祭》|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封箱感謝祭》|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封箱感謝祭》|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封箱感謝祭》|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封箱感謝祭》|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 《2024封箱感謝祭》|阮劇團|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2024年歲末阮劇團推出「封箱感謝祭」為嘉義注入戲劇溫度,以「阮大旅社」為主題於「新嘉義座」舉行,打造「山房」與「海房」兩大空間,結合17場多元創作,從阮劇團「行動員」的全新實驗作品到「劇本農場IX」的讀劇,用表演展現嘉義的文化脈動與創作者的熱情。

阮劇團封箱感謝祭連兩年由「見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吳君薇擔任策展人,她分享這段期間的心得收穫,從模糊的概念走到具體演出的成果,她坦言是驚喜連連的旅程,當初思考《阮大旅社》靈感,她形容一座旅社能容納不同背景的旅人,先停留休息,補充體力再前往走,旅途中探索不僅是風景,更是個人的內心故事,吳君薇期盼用旅社為構想,讓觀眾感受到每部作品蘊藏獨特故事,如同旅人在不同房間探索,讓演出成為一段有溫度的對話。

《阮大旅社》以「山房」與「海房」為兩大主題空間,由楊朝閔領軍的空間製作團隊,把洗衣房、櫃台等場景,將嘉義的山海特色融入設計,打造充滿想像力的空間,而行動員們在簡易陳設中發揮多元主題,如身體記憶、性別議題,不僅呈現嘉義文化底蘊,並展現驚人的創作能量。吳君薇指出,每場演出後觀眾的討論與分享,讓這股能量在嘉義綻放。

關於策展核心初衷,吳君薇強調「把劇場還給觀眾」,信念從前年主題「有求必應」延續到去年的「阮大旅社」,並在演出中落實,她不斷思考如何在「歲末封箱感謝祭」,推動演出團隊、觀眾感受到劇場力量,不但是一次觀看的經驗,也是用情感凝聚與自我思考的過程,特別規劃午夜場演出《風景控》,為余品潔的單人表演,特地與在地酒吧合作,用特調飲品方式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讓戲劇融入觀眾的日常。

阮劇團指出,「阮大旅社」的個人創作來自行動員們一年來探索、思考,歷經提案、研究、調查、討論後發展而成,主題橫跨身體記憶、性別、移民、歷史等,具備獨立觀點與實驗性,強調跟在地的緊密聯繫。阮劇團的歲末封箱感謝祭無論是充滿想像的讀劇創作,以及午夜場演出的奇幻旅程,為2024年畫下驚喜與感動的回憶。

顯示完整資訊
精選片段
演出照片
演職人員簡介
文宣品
相關成果
延伸閱讀
獲補助者顯示完整資訊
團體名稱

阮劇團

立案日期

2006/08/03

負責人

蔡明純

團體簡介

阮劇團 ——「阮的故事,咱來交陪」

阮劇團是一個致力於為喜愛台灣文化的人們打造獨特體驗的劇團。

2003年,一群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回到故鄉嘉義創立了「阮劇團」,成為當地首個現代劇團。以「阮」為名,象徵著台語中的「我們」,意指人與人之間的支持與關懷。阮劇團勇敢地跨界,融合傳統文化和當代精神,進行實驗性創新,創作出具有觀點、態度和特色的台灣文化作品。

此外,阮劇團關注「地方創生」,積極透過藝術行動影響社會各個角落,相信戲劇不僅能啟發人心,也能改變生活。希望將這樣的信念傳播出去,為社會帶來更多元的可能性。

除了在地文化的培育外,阮劇團也積極與國際合作,拓展視野,展現台灣文化的風采。同時,劇團致力於建立產業培育平台,從人才培養到作品孵育、議題倡議,再到產業共融,為社會注入活力,創造永續的文化風景。

阮劇團的理念是「阮的故事,咱來交陪」,代表人們互動、共享、共創、共好的願景。阮期盼與更多人共同創造新的故事,不僅追求卓越、開創更多可能性,也履行「永續」的社會責任,成為台灣文化內容的代表品牌。

近年重要演出活動:

2024

巴黎文化奧運「島嶼風華」演出

2023

阮劇團《熱天酣眠》十週年巡演

跨國演出(香港) 第三屆紀錄劇場節《FW: 家的妄想》

2022

阮劇團X楊輝 《釣蝦場的十日談》

2021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二屆三館共製《十殿》

2020

台港合作作品音樂劇《皇都電姬》(獲第19屆台新藝術獎年度決選作品)

台日共製影像作品《大路》

2019

*《嫁妝一牛車》重製水源劇場長銷演出

顯示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