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落世事-鮑恆毅的浪漫主義》
《我與世界失去聯繫》為馬勒(Gustav Mahler)在歷經掙扎及瀕死的體悟後,寫下以呂克特(Friedrich Rückert)的詩為題的藝術歌曲。不必然是厭世的負面情感,更多的是在困頓中轉向內心,尋找安頓與前行方向的起點。
2025年,台北室內合唱團再次與屢獲大獎的指揮鮑恆毅合作,以細膩詮釋潛入深刻的情感與哲思。這趟音樂的行進,始於孟德爾頌與布拉姆斯的經典,是德文藝術歌曲一脈相承的濃烈情感與精緻和聲。而與經典對話的,則是委託創作的三部世界首演作品。波蘭作曲家Dariusz Zimnicki以其獨特視角映照時代,而台灣作曲家林芳宜與高愷怡則帶來了充滿開創性的在地聲音。
跨越數個世紀、穿梭不同國界的作品,將共同以人聲交織,展現浪漫精神如何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中,持續叩問生命的核心。從馬勒的內省出發,探觸著人性的脆弱與堅韌,以及在變動時代中,內在世界與外在現實的應對之道。
台北室內合唱團
1992/04/21
方素貞
成立於1992年,台北室內合唱團以三十年演唱經驗,成為亞洲最頂尖的合唱組織。在時任藝術總監暨指揮陳雲紅,及歷任指揮梁秀玲、翁佳芬帶領下,從早期音樂到現代作品,從人聲重唱、室內合唱團到交響合唱團,台北室內合唱團均展現出高度藝術性。
2006年匈牙利巴爾托克國際合唱大賽,獲得室內合唱團項目第一名與大賽總冠軍,並獲邀2007年「歐洲六大合唱大賽總冠軍決賽音樂會」中演出(2007 Europe Grand Prix, EGP)、2008年受邀丹麥IFCM世界合唱論壇中演出,並受大會指定為委託創作發表團隊。台北室內合唱團已在全球留下演唱足跡,頻繁的演出行程,包括丹麥、英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德國、西班牙、匈牙利、斯洛維尼亞、美國、日本、中國、澳門、香港等地。
身為合唱音樂先行者,台北室內合唱團自2006年啟動「合唱無設限」計畫,建立現代合唱音樂委託創作與發表平台,歷年來已與台灣、香港、中國、馬來西亞、美國等地之傑出作曲家,委創超過四十多部作品,風格涵蓋無伴奏人聲、室內樂、電子音樂、現代劇場⋯等,在台灣、丹麥、日本、中國、香港等地,持續發表深具前瞻眼光的合唱新作,並受邀2007「ISCM–ACL國際現代音樂節」、2011「ACL亞太音樂節」、2015「ISCM國際音樂節」、2017「上海當代音樂週」、2023「SIFA新加坡國際藝術節」等國際現代音樂節中演出。
台北室內合唱團也是音樂教育的實踐者,成立「台北室內合唱學苑」(TCS Institute for Choral Arts),建立多樣化的合唱團隊,包括:四個台北室內婦女合唱團、台北室內50合唱團、台北華新兒童合唱團等,藉由課程、音樂會、音樂節慶的推動,達成台北室內合唱團的社會使命。台北室內合唱團也擁有專屬唱片品牌,已出版十張唱片專輯,多次入圍並獲得包含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詮釋、最佳演唱團體三項台灣傳藝金曲獎榮銜。
「當代眼光,完美的聲響」,台北室內合唱團立足亞洲,放眼全球舞台,在音樂會演出、現代音樂委創、音樂教育等不同面向,皆以聲音藝術傳遞者為志,打造令人驚異的東方美聲。
近年重要活動:
2024 合唱無設限13《戲.夢.都卜勒》
2024 音樂本真行動《璀璨巴赫》
2024《清音千響化一聲-鑼鼓歌》2024温隆信合唱樂展
2023 音樂本真行動《人聲新時代》
2023 SIFA新加坡國際藝術節開幕製作《天使島》
2023 國際大師系列(一)陳雲紅與台北室內合唱團
2023 第三屆「音為愛」合唱詞曲創作比賽首演音樂會
2022《台北室內.三十而已》台北室內合唱團三十周年團慶音樂會
2022《發現.亞美利堅—鮑恆毅與台北室內合唱團》
2021 《純粹・複音-翁佳芬與台北室內合唱團》
2021 第二屆「音為愛」合唱詞曲創作比賽首演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