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理和與鍾肇政往來書簡集」出版計畫
《逆流:鍾理和與鍾肇政書信錄》(以下簡稱《逆流》)收錄臺灣重要作家鍾理和、鍾肇政兩人於1957年4月23日至1960年7月23日間現存153封信件,包含16次「文友通訊」;其中,鍾肇政寫給鍾理和有70封,鍾理和寫給鍾肇政則有67封。
1950年代的臺灣文壇,以反共文學為主流,臺灣本省籍作家因時代因素難有施展空間。有鑑於此,鍾肇政於1957年4月23日寄信給七名臺灣作家,發起《文友通訊》,希望集結眾人之力為臺灣文學爭取一席之地;第一波加入的文友有陳火泉、廖清秀、李榮春、鍾理和、施翠峰、文心(許炳成),後來又有許山木、楊紫江加入。參與作家將作品提出輪閱、互相點評,更新創作動態,不少文友因而有動力持續創作。在那個時代,《文友通訊》可說維繫了臺灣作家書寫在地的命脈。
《文友通訊》在1958年9月9日結束後,鍾肇政與鍾理和通信不輟,持續銘刻雙鍾珍貴的文學足跡。比如鍾理和〈笠山農場〉的命運多舛;比如鍾肇政如何協助鍾理和投稿,且兩人都受到林海音賞識,數度攻占《聯合報》副刊,鍾肇政甚至在該報發表首部長篇小說〈魯冰花〉;比如兩人不約而同都提出書寫臺灣歷史小說的計畫等等。
鍾理和因肺疾復發過世,通信驟停在1960年7月23日。但鍾理和長子鍾鐵民持續與鍾肇政通信,延續了這份未曾謀面卻深刻的文學情誼。《逆流》選錄1960年鍾鐵民致鍾肇政部分信件,做為附錄。
《逆流》不僅是作家個人史,也是臺灣文學史的重要文獻。
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
1989/10/05
鄭烱明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成立於1989年,為臺灣第一個以作家為名的基金會,第一任董事長為柴松林,時任董事長為詩人醫師鄭烱明。
2001年起承辦高雄縣社區大學,為臺灣第一所農村型社區大學,名稱幾經更替,現為「旗美社區大學」。
基金會座落於臺灣第一座作家館舍──鍾理和紀念館,平日從事館舍經營與策展,2020年後於館舍更新的展覽有《原鄉人》電影特展、「《我的書齋》──作家的異想世界」、「文友通訊」等特展,同時定期和不定期主辦與協辦鍾理和文學、臺灣文學、客家文化的講座、營隊與體驗活動,特別是從1996年起舉辦不輟的笠山文學營,長期獲得外界肯定,至2023年為止已辦理26屆;近年來除了每年7月舉辦的笠山文學營,也透過文化部地方文化館計畫,逐步更新館舍內部展覽。
近三年重要活動:
2023年:笠山文學營、「有麝自然香──人與土地的書寫」常設展、四十週年館慶系列活動
2022年:笠山文學營、特展系列講座、「作家的異想世界──我的書齋」暨《文友通訊》特展
2021年:笠山文學營、特展系列講座、台妹餐桌讀聚會、文學朗讀錄製、「花開了,致文友──鍾理和與他的文學伙伴」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