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歐洲想像界》創作計畫

周桂音

成果內容
成果摘要

《歐洲想像界》試圖探討當代社會中,關於「觀看」這個行為的矛盾及吊詭。以長篇小說的形式,期望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帶動讀者思考「看」或「不看」之間,或刻意或無意的選擇:我們看見什麼或看不見什麼,其實都是意識或下意識選擇的結果。

故事架構以一個台灣家庭的歐洲之旅為基底,並以日期及城市名稱作為每一章的標題。這樣的安排讓本書乍看之下近似旅遊札記,實則透過讀者熟悉的表面架構(如坊間常見的旅遊文學),顛覆我們對「旅遊」的刻板印象。自攝影術發明以來,旅遊和攝影幾乎是一體兩面。因此旅遊幾乎代表「強迫觀看」。當人們出發去旅行,他們已被預設、被指定必須觀看某些特定風景。今日,帶著數位相機行走的旅人,不停複製世界,同時也被自己製造的影像贗品矇蔽雙眼,看不見真正的風景,只看見影像。

《歐洲想像界》描述一家三口旅遊歐洲,夏日陽光的歡樂行程,卻充滿秘密、謊言與錯覺。而在一家三口的身後,神秘的跟蹤者正悄悄接近他們。書中四個人物各自呈現四種觀點:

母親艾莉:將孩子留在台灣,獨自出國進修,而今即將學成歸國的留法台灣學生。這個夏天,她帶家人遊覽歐洲。她在旅行期間,對著眼前的風景,回憶無人知曉的秘密,不停自問自答。她看見的歐洲是日常的風景,美好的小細節和俗套觀光風景在她眼中相互矛盾。對歐洲又愛又恨。盲點是自溺以及自私。

父親阿傑:白領階級。標準觀光客,配備高級相機,不停拍照,卻再也看不見真正的風景。他看見的歐洲是美好、新鮮、歡樂而上相的,敘事全透過攝影語言來描述風景,盲點是只看見擬像。

女兒小雨:乖巧的少女,始終支持母親前往法國留學圓夢。沉默寡言,在旅程中背負著不能告訴任何人的秘密任務。她的敘事由視覺出發,經常帶給讀者錯視的特殊效果。本書期望透過該人物的特殊敘事模式,試探新的寫景可能性。她的旅行是與幻影並行的奇幻之旅。盲點是犬儒。

謎樣的跟蹤者:法國男子,裝扮成流浪漢跟蹤一家三口。他看見的歐洲是偽善矯情醜惡的。他的世界氛圍如同黑色電影,陰森詭譎,爆裂失聰。盲點是自溺。

於是,歐洲是個想像的世界。我們面對同樣的大地,卻看見迥異的風景。

顯示完整資訊
作品目錄
內容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