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HCIM 世界小丑醫生大會國際交流計畫」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2022『HCIM 世界小丑醫生大會國際交流計畫』」簡介
HCIM為Healthcare Clowning International Meeting的縮寫,顧名思義就是醫療關懷小丑的國際會議,每三年舉辦一次,聚集來自世界各地在醫療體系中發展「小丑醫生」(或稱「醫療小丑」)的組織或個人,一同來關注與討論這個職業或形式對於醫療甚至是社會的狀態與建構,連結小丑表演與社會文化、健康和科學之間的關係。本屆大會是由具有歐盟認證的荷蘭小丑醫生組織「醫診小丑」(CliniClowns)主辦。服務的對象包括醫院的病童,身心障礙的兒童,以及失智症長輩,他們服務的區域遍布荷蘭各地。
此次大會原訂於2021年舉辦,但全球遭受COVID-19疫情的嚴重影響,活動延至2022年才得以順利舉行,這是臺灣紅鼻子醫生突破萬難前往荷蘭海牙,第二次參加世界小丑醫生大會,4/20-22為期三天的大會,這是很特別的一次經驗。此時臺灣正面臨COVID-19疫情確診人數增加,歐洲現在的疫情彷彿已經完全結束了,我們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派出4人參加,包含秘書長馬照琪,以及來自北中南三地的資深小丑演員:家安、淨閔、靖雯。
她們作為唯一來自亞洲的團隊,也是幾乎全場300多人中唯一戴口罩的人。但同時這也帶給我們信心:疫情是一時的,但小丑醫生所帶來的心靈的撫慰與情感的扶持是永遠的。Arts and Health之間正面的關聯性早就已被科學證實。這不是一時的流行,而是未來的療癒體系必然的趨勢。病人體驗才是整個醫療體系中最重要的事情。醫學有極限,也無法展現奇蹟。但在過程中如何讓病人的體驗更好,生命更有品質,也許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四位參加大會的紅鼻子醫生帶回滿滿國際最新資訊與案例,趁著回國檢疫隔離期間,將學來的成果整理成一頁又一頁的簡報檔,等不及想要把所有的資訊告訴大家,解隔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消化整理後的新知分享給協會的所有小丑醫生們,小丑醫生可以做得比現在更多「不止歡笑,更是陪伴」的我們,預計在2022年下半年為社會大眾舉行「世界小丑醫生大會分享公開場」,邀請大家一起聆聽與勾勒友善醫療藍圖,給予孩子、長者、醫療夥伴,以及自己一個理想未來。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
2016/12/16
呂立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Dr. Red Nose Association)簡介
孩子不是「縮小版」的大人,孩子的身體狀況及心靈需求,需要的醫療照護與大人也有所不同。
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創辦人馬照琪女士,畢業於法國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2014年,再赴法國學習小丑醫生課程,通過法國微笑醫生協會(Le Rire Médecin)訓練並獲法國政府認證。2015年7月,在其創立的沙丁龐客劇團與法國微笑醫生協會合作,引進完整小丑醫生培訓系統。2017年,在許多有志一同的夥伴攜手相伴下,正式成立台灣第一個專業的小丑醫生組織—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致力培訓推動專業小丑演員進入醫院服務,不間斷地在台灣北中南的兒童病房散播笑聲。
目前在台灣北中南六間醫院長期駐點演出,演出超過3,180場次、113,548人次接觸過紅鼻子醫生的表演,演出樓層包含兒癌病房、兒童與成人加護病房、兒童綜合病房、高齡病房及醫院日照中心等。未來協會也將繼續尋求更多資源及醫院合作,並將專業小丑醫生演出擴及到更多需要族群,期待讓每個醫療照護空間都充滿溫暖與歡笑。
2018-2021重要活動紀錄
- 2021年啟動東部小丑醫生演出,進駐花蓮門諾醫院、台東馬偕醫院。
- 2020年開發並啟動視訊服務演出,讓陪伴不因疫情中斷。在疫情趨緩,小丑醫生回歸醫院後,視訊服務依舊保留,為偏鄉、加護、隔離、安寧等需求的孩子提供陪伴。
- 2019年進駐高醫醫院演出,啟動「蒲公英計畫」至非駐點醫院巡演、講座。開始高齡小丑醫生演出,進駐北榮長照中心、高齡病房及成人加護病房演出
- 2018年代表臺灣出席於奧地利舉辦的國際小丑醫生大會(HC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