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單位」策展計畫
「人造單位」延續2018年孫以臻所策劃的「最小共存單位」一展中,對於台灣社會與國家法律中既存的主流社會單位(家庭與社區)是否仍適用於當下社會的提問,以及該展中透過藝術社群/集體衍伸出對於共同生產關係的關注,將焦點回歸於人與人之間最生理也最生物性的共生/存狀態(如連體嬰、共同繁衍後代),以及隨之得以擴張、延續的自我,藉此,本展嘗試在當今生命本質愈加資訊化的科技情境下,重新檢視過往「國/家/族/我」等單位是如何透過「可調控的共同生產」而建立,也嘗試透過展覽及情境式演出的藝術途徑,創造關於「人如何自造單位?」的思考工具。
第一階段共兩場展覽,其一來自日籍藝術家長谷川愛的作品《(不)可能的小孩》展出於公館立方,作品從遺傳基因與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的生物科技與論理面向,討論同志伴侶生產小孩的可能,將甫於2019年成為亞洲第一個將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台灣,再次推向另一個思辨的邊界。而同階段來自台灣藝術家許哲瑜的作品《副本人》則展出於立方7F,作品自1970年代幾乎成為時代集體記憶的的連體嬰(張忠仁與張忠義)分割手術,探討人的個體性以及數位時代下的「生命副本」。
而在第二階段展期中,藝術團體「遠房親戚實驗室」將延續舊作《有我在™》(2016)發表全新計畫《有我在™:NEW 2020》(2020)。該計畫以「到府解說生技服務」的半虛擬情境,親訪四位計畫參與者的私宅進行演出,並在實際操作基因轉殖技術的過程中,對近未來的生命形式與可延展的生命極限展開想像。除此之外,本展也嘗試透過《有我在™》計畫於2017年,因公開舉辦基因轉殖藝術工作坊而引起的法律訴訟事件,在基改技術已發展數十年後的今日,探討國家法規的建制速度遠不及科技革新之現狀。另一位參展藝術家顧廣毅則於立方7F以情境式的講演發表全新計畫《祖母母親》。在技術可行但倫理與法規不一定可行的彈性縫隙間,藝術家大膽假設一種「祖母母親」的家族繁衍模型——由祖母代理生孕親生孫子/女,邀請縫隙中的當代觀眾一起挖掘華人社會中,家族與個人之間複雜的精神與情感結構。
藉著藝術的途徑,策展計畫「人造單位」意在重新檢視既有社會單位的人造性,並在現實狀態將及而未及的彈性空間中,透過重新設計共同生產過程來設想「人如何自造單位?」。
立方計劃空間
2012/02/03
鄭慧華
立方計劃空間成立於2010年4月,位處台北市南區公館一處50多年歷史的老建築中,以推廣當代藝術、深度人文思維、連繫國際與在地網絡與建立藝術歷史脈絡為使命,提供台北藝文群眾一個兼具展場、講座、交流、資料庫功能的藝文空間。
座落於台北人文薈萃的台大/公館區域,又是具喧鬧如嘉年華的公館夜市巷弄中,從成立至今(2020)已舉辦過超過三十場展覽、數十場系列性講座,以及執行數個長期的文化研究項目,其中包括「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資料庫」的建立,以及「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研究展。自2016年起,除年度展演活動,增加「藝術家駐地研究/創作」、「學實學校」兩個長期項目,以擴增策展面向之實踐。
2015-2018重要展演
- 2018《現實秘境》國際聯展於韓國首爾整體美術館
- 2016《現實秘境》國際聯展於台北耿畫廊
- 2015《文明幻魅—台灣、盧森堡交流展》於盧森堡卡西諾當代藝術中心展出
- 2014《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分別於北師美術館和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